在德国学驾照——最近车开得很烂

标签:
德国学车驾驶杂谈 |
最近非常的忙,就没顾得上写博客。现在想写点什么,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了。忙碌起来,让我在这个新城市接触了很多新人和新事,有让人很开心的,也有让人很糟心的。开心的时候收获快乐,可快乐总是又快又短,几小时过后生活恢复平静。倒是这糟心的事,随之带来的阴霾总是持久而不易挥去。还好小摇总是支持鼓励着我,“要是没有烦心事生活就太无聊了。”爸妈也总说,“这个年纪多磨练磨练好。”
不提这些了,说说我最近的学车状况吧。我的上路实践课进行了有三周了吧,总体说来在德国学车感觉非常好,只是我最近的表现不咋地。第一次上课时,感觉超爽。德国的训练车,在教练的副驾驶座位上也是离合、油门和刹车都有。教练知道我在中国开过车,就让我只操作方向盘,他控制脚下和离合器。试想,要是开车只用管方向盘那多爽啊。我就这样High了20分钟,他看我的感觉不错,才让我手脚都加上。
学车特别能体会到德国的一板一眼。驾驶作为一门技术培训,每个学生有一张训练卡,分多少个阶段,每一阶段应该练那项内容都规定的很详细。对于交规更是把一板一眼发挥的淋漓尽致,只要人能想到的情况,绝对有相关的规定。
我从第三次开始练转弯,就开始不顺多多。特别是上周和教练时间合不上,一周没练,这周上路真是很烂。遇到人行道和停车靠站但没有亮警示灯的公交车应该换三档(这个公交车靠不靠站,亮不亮灯有四种不同的操作),但不用点刹车,我没遇到过一次我哪里知道。在居民区的没有交通灯和标志的小路口上,我总是忘记减速看右方有没有来车。并道时也要回头看,国内没这习惯,所以总忘记。单行道上左拐应在马路的左边,而一般的路段都是靠右行驶。拐弯时,有时要看圆灯有时要看箭头灯。箭头灯时畅行无阻,加油赶快跑,圆灯要注意来流车辆和自行车。对了,等灯时还不能占了人行道。这只是我要注意的九牛之一毛,这么多东西,加上我一紧张就会犯错误。有时把我的教练气得,在旁边感叹:“曼曼曼!女人啊!金发女人啊!”金发女人是笨蛋的代名词,可我不是金发啊,可见把他气得可以。
我的教练人很好,我出不出错的时候,他都会把各种应注意的事项给我讲得很清楚。我家周围六、七个驾校,多是兄弟店和夫妻店,收费会有所差别。一个学校就3员工,老板也是教练。我选的这个学校理论课可以试听,我试了一次感觉不错,就留下了。我选了不是老板的那个教练。他上理论课时,学生不懂他就追问到底,虽然有时声音过大,让德国17岁的孩子们下不来台。现在看来,选他还是挺正确的。
德国学车真的很贵。我一周两次理论课,三次驾驶课,驾驶每次1或2小时不等。驾驶课一小时33欧,理论一共150欧,报名费150欧,书费50欧,以后路考还要单交钱,一考不过,再考又考还要单交。我每周在驾校结一次账,感觉从钱包里抽50欧的钞票,就像感冒时从纸盒里抽一张张的纸巾。唉,每次都有进步,可就是进步一点点。现在周末购物出游,我都很注意小摇怎么开车。看看我最后要开多少个小时吧!
说说最近厨房里的成就。博友交流就是好,东篱提到她用高压锅烹制的美味,我就想起了我那陈放已久的高压锅。我煮了一次黑米粥,15分钟,那个黏糊,那个香啊。后来煮了百合南瓜粥,也好喝的不得了。接下来我就两天一锅开始炖肉,鸡、排骨、肘子、牛羊肉。家里还有好多中国带来的松茸、栗树菇和臻磨,炖出来太好吃了,可惜以前都被我遗忘了。肉吃了,肉汤也不浪费,我妈给我晒了不少豇豆和小白菜。妈妈说,干菜好吃,因为有股太阳味。在德国缺乏阳光的冬天,每天有锅太阳味的汤真是太享受了。
还想唠叨唠叨家里的变化。自从花园房盖好了,堆放在客厅里的花园用具和破烂都搬进去了,客厅腾出来了。昨天我们把搬家时的80个纸箱子给卖了,卖了60欧,可把我俩乐坏了,自此小摇的音乐室也腾出来了。家里一下子大了很多。如今晚上室外会到零度,我把几盆玫瑰搬到了室内的Wintergarten里。这下她们可乐了,一个劲的怒放。
家里有花,飘花香,好好坏坏,生活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