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争中的德国男人

(2009-01-06 06:14:11)
标签:

德国

杂谈

圣诞节的假期中,我和小摇到其外婆家拜访外婆。老太太平时守着80多年的回忆,就盼着儿孙们来看她,我们真来了,她就把家里老照片翻出来,给你讲个没完。

 

照片从上世纪20年代——外婆的爸爸开始看起,家里4女2男,外婆排行老四,生活在一个大农庄里。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兄弟姐妹们,出生、洗礼、成人礼、结婚及日常生活,真是拍了不老少照片。每张照片下还附上时间地点和人物姓名。从30年代初期开始,家里的男成员——外婆的兄弟、表兄弟们的衣着就以军装为主。你别说,真叫帅!比二战电影中的德国兵形象要帅多了。一个个年轻俊朗,意气风发,加上当时的德国军装也很帅气。以前不知从哪本书里看来的,说每个女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法西斯。我觉得这话挺有道理。日耳曼这个族的男人们大多体格高大强悍,加上一点历史啊、思想啊、古堡啊沉淀出来的气质,我很喜欢。但同样的族性放在女人身上,就不那么小巧玲珑温柔可爱了。回到照片上,从37年以后,家里几乎所有的男性成员都穿着军装了。40年代初,外婆的一位兄弟结婚,之后孩子的洗礼,女人们在花园里野餐,丈夫们都穿着军装...礼服啊,鲜花啊,玩耍的孩子。如果不看照片下的年份,不联想到战争,我会感叹德国人民在上世纪初的小康生活。但我又琢磨着,这些人中会有多少人成为孤儿寡母。果然,再往下翻,就是一个个十字架或墓碑的照片。我赶紧问外婆,“你那个结婚的兄弟幸存了吗?”“没有,我所有的兄弟们都死了”。墓碑的照片下写着去世的地点,在列宁格勒,在罗马尼亚...

 

我跟小摇说,“你的爷爷和外公很幸运,至少他们都活下来了”。小摇的外公不算是太走运。他当时被派到苏联,后又去了非洲。苏联的冬天太冷了,被冻掉了几根手指。爷爷还算好,只被派遣到荷兰,战事不是太艰苦,完整地回来了。外婆在战争初期生活在德国东部,后来房子、地什么的都没了,一个人跑到西部投奔她后来的婆婆,差点冻饿死在路上。一谈起这些往事,我倒是挺感慨的,家里的德国人们都没多大反应,可能听多了吧。

 

我的一位在巴伐利亚出生的好友告诉我,她对自己来自德国或德国人这个概念从来都很淡化。 因为在中学里被灌输了太多“德国人是坏人,在战争中做了很多坏事”的思想。有点太多了,以致于她几乎没有什么国家和民族自豪感。在十几岁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她发现美国人一提起“我来自美国”时都是那么骄傲和自豪,感到很惊讶。她试着培养这种情怀,但别人问她你来自哪儿,“我来自阿尔卑斯山”。当然,巴伐利亚很特殊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