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功婚嫁的标准

(2008-02-22 21:25:08)
标签:

我记录

我的生活梦想

婚姻

杂谈

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一篇以此为题的文章, 在这里摘选些片段:

 

    这年头, 听闻某某嫁了或娶了,很多人在未见到另一半的情况下,是自有一番评判成功与否的标准的。尤其是对男方,这个标准更容易划分的。一般是如此的对话:

    ***的老公是做什么的?

    听说是作***的,月收入在*****以上呢。

    啧啧,那真不错啊。买房了吗?

    买了,***平米,*****钱一平米呢。

    啊哟,那可真不错呢。还买车了吗?

    买了,***的。

    哎哟,那真是太幸福了。有房贷吗?

   

    这个是与非的回答才是评判的最关键处。列举如上对话,并非要指责这些标准的不好。有房有车月收入多少,男性的经济实力也是其能力和魅力的反应之一。但是说到底,婚嫁成功与否还是要自己心里的那个标尺来衡量。

 

    我也给我家先生看这篇文章,因为想让他了解从中国出来的姑娘们会有的想法。否则,他永远不明白人们会用这样的标准去评判婚姻。如果我单一地抱着此标准,他会很伤心地认为我不爱他。他喜欢谈爱,谈信任,谈态度。我也认为两个人在心理上的共同成长最难能可贵。父母有时提醒我,不要每天空想空谈,得谈点生活。而每当涉及实际话题,就会因差异引发一系列不愉快。

 

    当初恋爱时,他曾一厢情愿地计划到中国和我一起生活。从那时起,中国人为什么要到大城市生活,中国人生活在一起为什么要结婚,中国人结婚为什么一定要买房子,结婚的东西为什么都要买新的等等一系列问题向他袭来。这让他清醒地认识到,到中国来和一个中国姑娘生活可远没有那么简单。每次给他解释这些明摆着的事时,都能给我气死。这还是在他来过中国十多次的基础上。在无数次的不高兴和妥协中,他永远地好脾气,我的坏脾气在进步,加之通情达理的父母们,才能走到今天。

 

    我也想过自己怎么会变得如此的较真儿。在欧洲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嫁个德国老公有什么好和不好的。那时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们,合资夫妇三口之家说四种语言的,携手好几十年的,游历四五十个国的,和谐美满事业有成的,说散就散和狡诈欺骗的,比比皆是,从来就没觉得是个事。想法完全不是一个状态上的,可能当时处得环境也太特殊了。但回国之后,就不一样了。每个人有特定的形状,张开手脚与众人太不一样了,就会活得不舒服。这也是国内我很不喜欢的一点,尽管其实哪里都官僚,哪里都势力。

 

    他也在纳闷有时我为什么如此的计较,但他始终希望我能高兴。找房子的时候,他把“中国人会不会喜欢”这点列为评价标准,用高昂的代价换来了“比95%柏林城里人家窗外都好的风景”,他以为喜欢攀比的人们会喜欢,后来他明白,其实好不好的风景并不太重要,拥有不拥有它才最重要。搬家的时候,他诚惶诚恐地检验着身边的物品,按照中国人的标准,什么还能算是新的呢?他换掉了大多数的东西,买了皮沙发(我坚持要皮的),高兴得说“我们有了电视了,我们多幸福!”。初听这句话时,我差点又被气死。其实,他痛恨电视,认为会使人变傻,在过去的十年中,他的生活中没有电视。可我就是喜欢看电视,为了我能高兴,他忍痛看我渐渐变傻。

 

那篇文章的最后:

   女友把男朋友或老公带出来“见人”,问我们如何的时候,我从来都是一个字—好!女友抱怨说,那也说得具体点啊。我就回答,你男朋友(老公)怎样关我什么事啊,你自己觉得好就好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婚纱做好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