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得知我要离开长沙,手上有事,也要挤出时间来请我吃个饭,为我饯行。
我说,吃饭就免了,到公司吃算了。她说,哪里吃都一样,别啰嗦,赶快下楼。
饭店定在燕山小学附近,她走一段路,我走一段路。那家小店,乡土味很浓,木质结构,古典风韵,灯光黯淡,适合文人出入。
没有喝酒,只是品茶。
灯光柔和,隔桌而坐,一起回味旧时光,聊聊各自的人生感受。
我说她活得幸福,她不承认过得比我好,所经受的磨难不比我少,她一件一件地说与我听,听得我目瞪口呆。
她的经历颠覆了我的世界观,原来,光鲜的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无奈。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只是,这经,有钱人请人念,没钱人自己念。
吃过苦的人都很节俭,把省当成了一种习惯。但这种习惯有时也让人感到不适。
几年后,我请她吃饭,还是去哪家酒店。
去吃饭的路上,她告诉我经常去店里吃米粉,她很少去饭店吃大餐。
我说,几年请你吃个饭,难道请吃米粉?米粉我吃,只要能饱肚子,我什么也吃。她认真地说。
我没听她的,而是笔直往饭店走,那家店之前与她一起去吃过,味道不错,价格也不贵。
她说她老公很节俭,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穿。几十年来一直穿旧衣服,从不买新的。可对家人出手很大方,花钱如流水。
我说这是个好男人。她说看着他那个样子很难受。与其让他受折磨,不如这钱自己出。
她点了三个菜,点得很经济。一个辣椒炒肉,一个肚片汤,一个炒猪肝。我把炒猪肝换成了红烧蟮鱼片,内脏吃多了不好。两个人竟把三盘菜吃了个精光,一点渣都没剩。还说红烧蟮鱼片好吃又处湿,以后要多吃。
她拿着菜单看了一遍又一遍,一直没有作声。她在看菜价,琢磨一共花了多少钱。我任由她看,女人的心思是藏不住的。
结帐时,才发现,红烧蟮鱼片很贵,占了总额的一半。如果不换,只要几十元。饭后,我们聊了一会,她竟然为此感到不安,像犯了错,一个劲地道歉,说让我花了那么多钱。
其实花钱也不多,不够人家一包烟钱,三年吃一顿饭,就算花上几千也值。但穷人的价值观不一样,钱来之不易,自然就不同。
于心倒是坦然,感觉极为舒爽,这钱是自己心甘情愿出的,觉得很值。很多东西是花钱买不来的。譬如,彼此之间之间的友情与相处的快乐。
离开时,她依依不舍,站在门口久久的目送,那深情,那厚意,让人百感交集,也令人恋恋不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