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熊玲心理咨询 |
分类: 心理治疗动态 |
http://static.lantian99.xl2006.com/Uploads/Editor/2020-10-21/5f8fcc93de938.jpg?imageView2/2/w/800
成都熊玲心理咨询机构第6期心理沙龙主题:如何与潜意识沟通。这主题包括了两大层面,一是如何认识(潜意识)深层自我?二是与潜意识沟通有哪些方式?之后将继续多期的沙龙活动来完成,前者以讲座形式,后者以体验性互动形式。
一, 认识(潜意识)深层自我
(1)几点概念
(2) 自我(性格)改变的前提
自我的改变、提升,亦可叫性格的改变、提升。改变的前提有两点:、
动机水平。包括:需求;欲望;野心。其自我觉知、认识...如何?
能力水平。包括:反思力(反思力的前提,包括:括抽象思维能力;内化的价值标准);行动力(行动力的前提,包括:对目标的胜任感;对把控事物的自信)。其自我觉知、认识...如何?
http://static.lantian99.xl2006.com/Uploads/Editor/2020-10-21/5f8fccb000a19.jpg?imageView2/2/w/800
(3) 潜意识未进入意识的部分,会成为我们的命运吗?
潜意识情结作祟下的强迫性重复。如施/受虐情结,被这一情结控制的人,于现实的亲密关系中总是攻击或被动攻击的爆发,尽管能意识到这不好,也发誓要改变,但依旧改不了。
具体说,心里对“某可恶”不断的害怕和拒绝,作为了一股很强的恨之力,将“某可恶”招引了过来。当然,不是因你喜欢它而想招引,是因你怕它、讨厌它而想排斥,但却又不得不、无时无刻地惦记着它,才成为了甩不掉的隐形存在。
反向认同。反向认同,可谓一种认同障碍,指被强制而情感上没有被消化的认同,意味着未被心灵接纳的硬概念。比如,你从小被灌输是“不如人家的孩子”,而在心理内化了一个并未真正认可的“不如人”自我。生活中常见的“我很讨厌某人,但不知为何我也变成了我很讨厌的那种人?”等奇怪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就是反向认同。
内在意象与信念的合谋。受潜意识情结的控制,或情结爆发时,人体验到的是情绪上的绝对值。如,焦虑症或强迫症患者,当面临重要考试时,他所体验到的高度紧张,和他内在不断重复、不断叮咛“千万别紧张,千万别失败”之信念,与“失败场景”之画面,亦高度联合,此景此景下的内在之力,很容易导向他所害怕的结果。
http://static.lantian99.xl2006.com/Uploads/Editor/2020-10-21/5f8fccc602fd7.jpg?imageView2/2/w/800
(4)与潜意识沟通的方式有哪些?
我们与潜意识沟通的方式很多,主要有:
注:对以上方式,将在每期的沙龙活动中,选择其一作为现场体验性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