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熊玲:该不该为了孩子坚持不幸福的婚姻?

(2017-07-24 13:25:24)
标签:

离婚

单亲家孩子

心理健康

修缮婚姻

熊玲心理咨询

分类: 婚姻与情感

熊玲:该不该为了孩子坚持不幸福的婚姻?



处在离婚边缘的婚姻,究竟有多少是困于孩子问题而不能抉择?有多少是为了孩子而决定保留不幸的婚姻?处在鸡肋状态的婚姻里,是否也存在“离婚对孩子不好”才捏住食之无味的婚姻?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前两个问题存在于许多想离婚的夫妻中,在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婚姻中也是存在“孩子咋办”的难题。因为这很符合中国父母的心理特点和思考模式。中国父母,具有根深蒂固的集体无意识的亲情情结,当自我的需要与孩子的需要发生冲突时,一般会选择牺牲自己的需要,甚至会没有原则的满足孩子需要。有些父母,孩子就是他生活的意义,也可以说是为了孩子而活着。

夫妻为了孩子留住了想要分手的婚姻,婚姻在,是一个貌合神离的婚姻,家在,是一个有裂痕的完整家。可以想到,父母的某部分初衷是可能实现,即孩子在外人眼里,他/她被认为是一个双亲家的孩子,是幸福的,从而避免了“单亲家孩子很可怜很不幸”的鄙视。这个社会好像是以家是否有双亲来判断孩子幸与不幸。父母可以忍受自己的不幸,但决不能忍受自己的孩子在外面遭受冷眼和歧视,哪怕是以抑制自己的感情、丧失自我为代价。他们为孩子的自尊编织了一张光丽的面子,其实又怎不是为了自己脆弱的自尊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呢。这是中国父母的善意和伟大,也是中国父母活得很累的内在动因。

熊玲:该不该为了孩子坚持不幸福的婚姻?


婚姻处在一种名存实亡的境况,夫妻本来想离婚,但考虑到孩子若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于他/她的心理健康不利,所以才不离。

从表象上,确是离婚的事实给孩子带来了不幸,仔细想想,不过是离婚本身承载了这一罪过,离婚的裂痕因素和父母的教子无方,才是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真正元凶。离婚之前的婚姻,孩子的心理已经潜伏了不利孩子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离婚只不过是显现和保持了孩子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而已。

婚姻本身,既不能保证孩子能健康成长,也不能避免孩子不会受伤害。许多长久而和谐的婚姻里,也有很糟糕甚至犯罪的孩子,许多单亲家的孩子,也不乏优秀甚至成就卓越的孩子。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婚姻的离合,而在于父母是否会爱孩子,是否会教育孩子。在婚姻里,如果亲子关系一直是良好的,父母是用比较成熟的方式在教育孩子,即便他们的婚姻有变化,相信他们对孩子的爱和成熟的教育方式不会变,那么孩子仍然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熊玲:该不该为了孩子坚持不幸福的婚姻?




如果保留婚姻真能起到对孩子好,只有一个前提条件:重修婚姻关系。孩子的心理发育,必须是在富有营养(有感情的,和谐的,真实的)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里,才可能健康发育。不是有了一个家就行的,先正婚姻而后才可能为孩子。

如果夫妻不愿意或没有能力修缮婚姻,就不可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际环境,保留婚姻还不如离婚,对孩子的伤害相对少一些。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熊玲相关文章:


    总希望有人窥探的心理正常吗?  

    已婚男人惹的

    未婚的婚姻

    单身女孩的疑惑

    感情路在何方

    可以原谅他吗

    情感取向谁做主

 

    我怕被老公发现

    不一定是性爱梦

    不婚主义者,你要改变什么?

    做情绪的主人

    恋人之战的背后

    试论女孩化的男孩

    叹,情不自主

     拿什么来拯救婚姻的不幸?

    婚姻里的性格神经症

     美丽的痛

     婚姻躁郁

  “读不懂他”的困惑与诱惑

    当美玉有瑕疵时

    夫妻冲突错在“正确”

    爱恋乳房的梦幻

    对“相爱容易相处难”的反思

    想离婚,还是想你爱我?

     你在婚姻里寻找什

    为何害怕“同性恋”念头

    欲爱不能的背后

    任性的性欲

    面对他,我很纠结

     我被处女情结纠

     如何卸下分手的负

    夫妻为何被控制

    该不该继续婚姻?

http://static.lantian99.com.cn/Uploads/Editor/2017-03-08/58bf67ff12dd3.jpg?imageView2/2/w/8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