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熊玲:停顿的隐喻(1):空

(2017-06-23 08:22:41)
标签:

停顿的隐喻

恐慌感

心理疾病

熊玲心理咨询

分类: 心理与疾病

 停顿的隐喻之一:空


熊玲:停顿的隐喻(1):空


 空即无,即满。人心的容量是无限,也是有限的。用两种人来说明,一种是唐僧型,他(她)永远不停的叨念本身,意味他“盛有”无限多的诉求,而又不断溢出那滔滔不绝的正经的废话,也即意义空无。这犹如祥林嫂,内心满是忧患的包袱,没有喜悦的位置,所以她只能不停地哀怨和诉苦。还有一种是悟空型,他(她)充满灵性与快乐的人生,则来自那永不歇息的欲望——对真善美的追求。但这个前提是,你必须报持有对无限欲望的甄别,和有节制地满足欲望的不断的顿悟。

    

 叨念是体内废物向上的排泄,错位的排泄,象征着动机与目标的紊乱。或许,我们惟有维持净空的心,方能容纳新的物;也或许,我们只有在追逐的停顿中,方能感悟那句哲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真谛。


熊玲:停顿的隐喻(1):空

    

 人们往往是,执迷“有”也迷失在“执迷有”,而不能忍受“无”,更不能承受“无”所象征的种种丧失。比昂认为:如果存在着“无”,就一定存在着“有”,精神分析背后的不变性,就是“有”与“无”之比。但心理疾病者,正是缺失“有”与“无”的变通,而固着“万无一失”,或只可“有”,不可忍“无”。比如,强迫性神经症的多种表现背后,是不能忍受事物不存在的心理,即他的内心存在着一种“不存在的事物”。那些不存在的事物包括:被爱、荣誉、接纳、上等人、理想爱人等,它令强迫症患者不安与恐慌,为填补恐慌感,它(即不存在的事物)成为他强迫性追求的目标,但始终挣扎在虚“有”的目标中。

    

 其实,匮乏并非来自“无”的存在,而是源自对“有”的迷惘,饱满也并非来自“有”,而是源自对“无”的承受,以及对匮乏的修补。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熊玲相关文章

     心理医生谈日常生活中负性情绪的处理

     自由选择的痛苦与神经症人格冲突

     她为什么一见陌生男性就脸红

     人际嫉妒与早期亲子依恋缺损

     感悟四季与心理障

     怎么思维怎么活

     真实与谎言的对话

     谁让你不快乐

     病着的健康人

     害怕说“不”的心结

     希望的陷阱

     借着控制,你觉察了什么

     感言如果

     理解与不解

     小是大,薄是厚

     心愿会伤人吗

     论认同与接纳情结(1

     论认同与接纳情结(2) 

     谁使你变态,谁又能救你

     为什么老是脸红

     可以除掉自卑吗

     她为什么会晕血?

     怎样面对别人的非议

     脆弱的本质

     犯案幻想的心理分析

     如何面对残酷的真相?

     我为什么总被“想意外死亡”的念头所纠缠

     任性的性欲

     有一种悲凉很无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