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2021-01-03 23:07:48)
标签:

青田石门洞

洞背村

山脊线

防火林

刘伯温

分类: 丽水走村爬山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石门洞背山脊线真陡峭。

    腊口、高市一带离城近、村庄多,可走的线路也多,但是平时走得少,不甚了解。看到老道发出走石门洞山脊线的线路安排,虽出差在外,心中便想着要跟。

    26日周六早7时半,20人乘四车赴洞背村。这是2020年的最后一个周末,也是2020这个最不平凡年份的最后一次户外了。

    洞背伯温古村坐落在青田县石门洞景区"华东一绝"石门飞瀑的山背上,地处国家4A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石门洞景区腹地,因刘基在石门书院求学时常来此地探古访幽而得名。作为全国第一批创建旅游示范乡村,这几年村庄各方面投入都很大,每次来村都有明显的变化。现在的村庄环境整洁优美,古树年代久远,民居古朴自然,民风淳朴和气。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车停村前刘基纪念广场,近9时起步登山。今天的线路就是绕着村子北面的弧形山脊线走个半圆,再从村子另端下山回来。没走几步就开始登山,直接从山脚处的山脊线上山。这一带的山林隶属石门洞林场管辖,由于石门洞景区旅游开发较早,早年便着手森林保护,周边的山林郁郁葱葱,非常茂密,生态环境优美。林场按照森林防火作业设计,在连绵的山脊线上都开设了防火带,并且维护做得很好,林道内寸草不生。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在山脊线上沿着相互联接的防火带行走。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这里的防火带由于树木不够高大,自然景色虽逊于敕木山,却也颇具特色。林带两边以次生杂木林为主,大多是碗口粗的木荷、杉树、松树、山矾、腊梅等树种,比起敕木山防火带上高大苍老的木荷、松树,显得年轻多了。接近顶部的林相分布稍有不同,杉树少了,松树渐渐多起来,冬青、山矾多一些,树木也低矮一些。

    山脊线很陡,起伏非常的大,许多地方需要手脚并用的爬行,走到后面,看到陡坡腿脚发软。爬了一山又一山,翻过一丘又一丘,累计上升海拔达800多米。上山难,下山更难。本以为,上山的路已经很陡了,想不到下山的路更加陡峭。顶上中餐后开始下山,短短一个多公里的路程,连续几个陡坡下来,垂直海拔770米速降到550米,非常难走。幸好山脊线周边的树木很多,又加之连续晴日,地面干燥不滑,大多数地段可以拉着树杆慢慢下来。还是有好几个地方,要从边上树丛中穿行,才能下来。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想不到山上兰花很多。本以为老道在路边发现一株兰花,也便是如平时,偶尔有几株,想不到沿路尽是兰花。随便站在路边向林子深处望去,都可见树下一丛丛的兰花。葱郁的兰叶挺拔自然,在干枯的杂木林下特别显眼。兰花不但数量多,而且品种丰富。大家挖出来,发现叶片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植株有大有小。小五与老道鉴定后,有蕙兰、春兰、台兰等品种。老道说,野生兰花长势和数量是体现森林植被生态环境优良的重要指标,生态环境好的林地,每百平方米要有30余株。野生兰花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有阳中阴、湿边干、风曲吹之说。这周边山林植被好,陡坡上都是高大的次生杂木林,地上杂枝落叶很多,土层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非常适合兰花生长。大家喜滋滋地沿路挖了许多,大多数人背包后面都挂着一大袋的兰花,到得后面都懒得要了。

    登山很辛苦,尤其是爬山脊线更累,可是还有许多人乐此不疲,自有乐趣其中。随着步步登高,视野也越来越开阔,到得顶上,放眼望去,居高临下,东西南北四处风光,尽收眼底。山高人为峰,一览众山小。当你站在山峰之巅,鸟瞰万峰耸立,犹如千军万马,在接受你的检阅,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一路上的疲惫便烟消云散!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向下看,洞背村一目了然。坐落在太极阳面的古村落,房屋成排连片呈船形,古樟、古松、古槠等古树点缀期间。太极几何弯曲的河道环绕村庄,碧波荡漾,形成山环水绕、山水交融之势。丰富的山体、山峰、河流、村落等元素构建了多层次空间格局,人与自然更显和谐。

    山脊北面便是道士冠山峰。道士冠其实是一块象形山石,为流纹岩山石,于中生代地壳抬升露地表后经流水侵蚀及风化作用而成此状。山石长约80米,宽约40米,围经约250米,面积约为3200平方米,顶峰海拔有800多米。山石呈南北走向,南北两端较宽,中间较窄,四周是刀削般的断壁绝崖,上部向外略凸,似道士冠的帽檐。山石顶部较为平坦略为弓形,似道士冠之帽顶。山石周围有零星小杂木,底下有成片的绿油油毛竹林,站在山脊顶上远望,整个山峰确实像顶道士帽。我猜想,道士冠应是形似而得名的吧。此地是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隐居之地,也不知道士冠得名与刘太师是否有关。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我们从道士冠山峰边上擦肩而过,并没有登顶道士冠。据说冠石下部有石洞、道观等,从另外的山路可以上来。

    绕一圈山脊线约是7.5公里,距离虽不长,上下坡陡极难行走,用时5小时。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绕行石门洞背山脊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