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青田彩石峡溯溪
					
											标签:
																				
                            青田石雕彩石峡羊栏坑旦洪石叶腊石山口瀑布 | 
					分类: 处州古道山岭 | 

夏日青田彩石峡溯溪
 
彩石峡,以色诱人。
户外驴友把青田一条峡谷美称彩石峡,老道周末有意组织前行,暑天走峡谷溯溪,正当其时。峡谷线路不长,不足3公里,难度也不大,适合走走,便乐滋滋的报了名。进群才知道,出发时间是早6时,吓了一跳,那得5时就起床了呢。心中纠结,反复斗争之后,还是咬咬牙坚持前行。
闹钟时间是5时一刻,4点半醒来就迷迷糊糊不敢再睡了。前夜虽然比平时提早上床入睡,算算睡眠时间也就是3个来小时。4日早6时,4车20人从市政府边停车场出发赴青田山口。心中总担心别到时体力不支,路上赶紧眯了一小会。


车过青田县城、油竹、山口,在路边停下,彩石峡入口就在山口镇边上。彩石峡其实是一条流程很短的小峡谷,回家查阅《丽水水利志》、河流手册等相关资料,都不足以录入。峡谷名为羊栏坑,起于旦洪方岩下,全长3个多公里,汇入四都港的方山源中。
关于彩石峡的来历,当地人把峡谷与青田石雕的起源联系起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早年,有青田山口人在溪坑中无意间捡到一块非常漂亮的彩色石头,爱不释手,回家后打磨雕刻成工艺品。漂亮的彩石工艺品吸引大家的关注,街坊四邻都跑来观赏,溪坑中有美丽石头就慢慢传开了。后来当地人受此启发,纷纷上山捡彩石、刻石雕,青田石雕慢慢成名。随着青田石雕名扬四海,山口人不满足于捡石头,在周边的山上打硐开采矿石,采挖出各色各样的腊矿石,保证了青田石雕的丰富原材料,促进了青田石雕的不断发展。当然,采矿中,也有更多的彩石流入峡谷中,彩石峡谷的名称也就叫开了。
从传说中可以看出,羊栏坑及周边的山林,盛产矿石。确实,青田石雕起源于山口,青田石雕中最有名的封门青,就指产自于山口的封门山上,现在山口镇家家户户都从事着与石雕相关的产业,到处是石雕加工、经营的店铺。据《青田石全书》、《浙江印章之研究》等资料记载,浙江青田石矿床属于岩浆喷发成因类型。青田石的成矿起因,在侏罗纪末期至白垩纪晚期,浙江南部青田地区火山爆发,岩浆从地下喷出地表,形成一种含硅、铝较多的流纹岩。这种流纹岩经过漫长地质时期的多次蚀变,逐渐蚀变为叶蜡石。青田石的矿物主要成分为叶蜡石。



青田石主产地除了封门山一带,羊栏坑上去的旦洪一带山林也是最主要的产地。青田石中有名的旦洪石便产自于此,其中又以五彩冻、兰花青、官洪冻、灯光冻、黄金耀、蜜腊冻为最。五彩冻,即在一石之上,混杂多种颜色者,称为五色青田,莹洁绚丽,通灵细润,赵之诚《骨董琐记》说:“五色冻,尤不易致。”西泠八家之陈曼生,在潥阳作宰时,曾刻一方明代出土的五色青田巨印,便出产于旦洪羊栏坑。据山口《林氏宗谱》记载:“上自鲤鱼奇崖壁中为先期官府所开,为官洪洞,其石最美。前面溪旁从白泥中按气而求,开成新洞,新旧相错,采出白石,质不甚坚顽,除锯为印章外,可以雕琢杂物者在此。”
彩石峡谷入口处有一小水电站,一幢两层的砖房发电厂横挡在山谷口。我到房前看看,没有电站名称,便问居家发电的两夫妻,称为“奇艺电站”,并反复向他们求证“奇艺”两字。取这样的名称,甚为惊奇。站房后面为一瀑布,刚雨后水量充足,从百尺高的崖口倾泄而下,激流飞溅,雪花纷扬。崖壁非常陡峭,无法攀爬,我们从电站边的山路绕上去。瀑布顶是电站引水的集水坝,库容不大。小水电站的装机发电量主要取决于水流量和落差两大因素,这类小电站主要还是依靠水头高落差大获取发电量。
峡谷较窄小,落差不大,流水也不多,峡谷中陆续分布有几个小瀑布,除了一个瀑布要绕到边上山林中攀爬,稍显麻烦一些,整条峡谷溯溪的难度不大。瀑布不大,水量不多,水潭自然也就不宽不深。与丽水其他峡谷相较,瀑布、溪潭也不见特色。加上流水呈奶白色,与我市溪坑中普遍碧水清源相比,大家也便少了玩水嘻戏的兴致,全程都没有入潭中玩水,倒是辛苦了带着跟屁虫、泳套、泳圈等全副武装的几位女驴友,没有了用武之地。


 
彩石峡,名符其实。彩石随处可见,有的五颜六色,就像是七彩虹;有的一片红色,像是鸡血石;有的石头上布满了白色星星点点,犹如天上的星星,还有几块溪坑中的巨石,上面的条纹像山川河流,美不胜收。总之,彩石峡谷让你进入了彩色世界,让你赏心悦目。石头颜色虽然美,观赏还不错,但是要达到青田石雕的材料质地,自然还差得很远。早年人迹罕至,还有撞大运捡块好石头的可能,现在走得人多了,好石头自然是少之又少了。同行有几位年轻人,对溯溪似乎兴趣不大,更热心于峡谷中淘宝发财,一路上都低着头在溪坑中翻翻捡捡,总期待着能捡上一块好石头。我都怀疑最初报名来溯溪的目的,就是奔着一捡发财暴富的梦想而来。
峡谷边上就是到矿区的公路。上行两公里,溪坑在丰门腊石公司2号矿硐口经过。再上行一段溪坑,就到1号矿硐口及公司厂区。临近中午,老道、小五哥、农村人等就在溪中就餐,我们几人先到厂区中。部分矿工出洞正在厨房午饭,每人一大盘菜干肉、红烧土豆,和着一大碗的冬瓜虾皮汤,一大铁碗的米饭就下肚了,看着喷香的吃饭劲,似乎都让人胃口大开。看到厨房还留下一大盘的冬瓜汤,讨得一碗,就着白面包,爬得累了,倒也很是美味。


矿硐深不可测,黝黑的矿硐口吹出阵阵冷风。站在洞口先是凉爽,过一小会就全身冷嗖嗖的难受。洞口有一小堆矿工捡出来的叶腊石,冻冻的冷青色,还带有零星的蓝花。看我们大家围着欣赏,一老矿工大方的同意大家带走。把大家乐得,忙各自捡上一块,宝贝似的收到包中,脸上都笑嘻嘻的,特别开心。
矿区向上的溪流已很小,不足攀爬,我们沿公路返回。半路鱼山田村后山有一双股瀑布,水量很大,溪水清澈,底下形成两个小潭,名曰思源潭,瀑前还建有一六角石亭。见到这么好的水,大家忍不住扑通跳入水中,尽情玩水。到瀑布底下,激流扑面冲来,阵阵清爽透心凉,特别的爽气。
走出户外,踏入溪中,不在乎溪流长短,总能有各样的快乐收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