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2020-05-04 14:41:59)
标签:

松阳三都乡

呈回紫草里庄

松阳端午茶

黄岭根村

古道古宅

分类: 处州古道山岭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

 

暮春走在古道上,心情愉悦。

呈回村口新建了石牌坊,“中山旧家”四字暗谕了汤姓人集聚之地。两边的对联:“王谢门高芝兰玉立,荀陈人瑞袍茐云连”,想装高雅又欠文理,理解起来也挺坳口的,我估摸在村的几十号人中,没人能完全理解意思,甚至于繁体字顺畅读下来都难。个人觉得,这样的村口牌坊对联,还是写得通俗点比较好。

中国姓氏文化有郡望和堂号之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而郡望和堂号,往往是每个家族显赫的祖先们受封地或居住的地方,也是现代人寻根问祖时需了解的概念。郡望传承着中华民族家族姓氏的渊源,同一姓氏因发祥祖地和郡望不同,会有若干个郡望。堂号的由来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著名历史人物的典故事迹和趣味佳话。堂号,不仅仅用在祠堂,还多用在族谱、店铺、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处。在中国古代宗法社会,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汤姓承于商汤,源于河南,中山郡和中山堂是汤姓最大的郡望和堂号,虽然刘姓、蓝姓皆有中山郡望,但以汤姓为大。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沿呈回村口走几百米的水泥路,在溪坑边就看到古道口。这段古道名呈岭,在半岭上有新翻修的古庙,屋内空荡荡,唯有一石碑,上书“呈岭古庙”,为嘉庆十一年立。呈岭沿山沟翻过岙口到紫草村,岭尾过溪有一石拱桥,约是五里路。岭道两边大部分是毛竹林,少人管理的竹鞭恣意妄为,粗大的竹笋把古道上的大石块顶起,大大方方地长到古道中央来。

因满山遍野生长草子(紫云英)而得名的紫草村,也是古村落。村庄坐北朝南,群山环抱之中。房屋依山而建,前低后高,鳞次栉比。整个村庄地势较高,海拨有800多米,至少有三条古道向北、西和南边下山,分别到呈回、淡竹和里庄。2018年我们走八索岭从淡竹到紫草,村子当时正在村庄整治改建。建后的小村,开起了民宿,整个风格与村庄还是比较搭的。

我们向南边下山的古道到里庄,三里土路大部分在山垄田间穿行,沿路有两片老桃树林,枝干苍虬,开花时特别有型。里庄是乡政府所在地,也是周边的大村,村子中有好多幢古宅院。到里庄已过午后,也便没心情去转老宅,大家急匆匆到乡政府边上的农家乐享受土菜美食。已开十几年的农家乐老板倒是挺诚实的,几个土菜也烧得相当的入味,临街还开了个土特产小店铺,大家在店里买了许多的松阳端午茶。这端午茶是松阳的特产,各家的搭配材料有所不同,但山苍子、食凉撑、鱼腥草、山木通等基本都会有,口味清凉舒爽,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等作用,小店的端午茶我们尝后,觉得品质不错,价格也挺公道的。临走时我与他聊几句,便要送我介绍三都乡的两本小册子,说是这人有文化,值得送。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饭后,从里庄桥头登岭走到后畲、黄岭根的古道。前段到后畲的3公里,基本向上登岭,或是平行海拔横切路段。饭后令人昏沉,走起来脚步特别的沉重,有点累。幸好到上面一段山间土路视野宽阔,极目远眺群山尽收,尽情慢慢愉悦起来。水竹村在路下,远远望去,一片老屋,也是不错的古村落。

    古道从后畲村后插过去,我们就没有进村。水竹、后畲同一行政村,相距也不远,村规模都不大。村子周边有许多高大的古树,尤其是红豆杉特别多。后畲到黄岭根村这段路线俗称“蛇岭”,不足3公里。一路下行,全路石砌古道完整,沿途山野风光迷人,可远望呈回村的全貌。

回到黄岭根村,全程约15公里,用时6个多小时。在村子溪边拉伸一番后,又到村子路边的古宅中转了转。

我们的车子是最后离开古村。回望古村,再次感受到了老村溪水清澈,景色秀丽,环境清幽,安静自然。这兼具高山水乡和阶梯式传统村落风貌的传统村落,真值得细细品味,慢慢领悟。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行走在三都古道上(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