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行--我看绩溪博物馆

标签:
安徽绩溪博物馆鸟巢李兴钢胡适胡宗宪倭患 |
分类: 游山玩水 |

绩溪行—我看绩溪博物馆
博物馆是收藏文明的宝库。
做攻略时查到,绩溪有一座网红博物馆,而且出自名家之手,顿感兴趣万分。
我喜逛博物馆,到一个地方,博物馆常是打卡必选之地。我总认为,博物馆对一个区域或一项事物的历史文化知识整理最系统、最直观呈现,最便于全面、深入、快速的了解。大多数的综合性博物馆,会按历史纵线进行整理,把各个时期的不同文化、史迹、文物,有代表性的展现出来,体现时代特征、当地特色。其实,文化传承是需要载体的,在博物馆里展示的那些无论价值高低的器物、书画、文字、图片、铭刻...其实都是文化的好载体。它们穿越千年时空,诉说和记录着历史和文化。当我们的眼光静静地掠过,仿佛看得见那血与火的历史,流过文化的长河。看到实物总是比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能给予人的印象更加深刻印象。若是你站在新疆博物馆的楼兰干尸前,相比于在书本里看到的图片及文字描述,那种震撼,是无可描述的。

博物馆去得多了,东西看得多了,在安静、优雅的环境中静静欣赏和品读,领略艺术之美。就象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样,会培养出与众不同的品味,让你达致从容、安静、大气的境界。这种让男士温润如玉,女子娴雅从容的气质熏陶,将会根植骨子里,并非穿件衣服套只镯子就可以伪装的。一个人,好东西看多了,博物馆中的真品珍品看多了,自然会提高欣赏和辨别的能力。毕竟,你见过了故宫中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就不会被路边书画店里的拙劣作品所迷惑,看过了浙博北宋彩塑泥菩萨立像,就知道了菩萨塑像惟妙惟肖的精髓所在。
绩溪有出自名家之手的博物馆,我便自作主张率先带大家去看馆。
位于老城区的博物馆,原址为明清县衙,后为县政府大院,2010年由李兴钢设计改建为博物馆。李兴钢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国际知名的建筑设计大师,曾主持设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而闻名国内外建筑界。这么一位大师,会来主持设计一个小县的博物馆,其因何在,倒是让人称奇。


2013年开馆后,小县的一座博物馆竟然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各种评论皆有,毁誉参半,许多人还特意来绩溪看馆。赞誉者称博物馆大气宏伟,与自然山水融合极好。整个建筑覆盖在一个连续的屋面之下,起伏的屋面轮廓和肌理仿佛绩溪周边山形水系,是“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的“绩溪之形”的充分演绎和展现。而批评者认为整个设计最大的败笔就在凌乱的屋顶设计和过多过硬的线条,破坏博物馆的美感和布展效果。过于专业的设计我们不懂,但从入口处立面部置和进门的两个小圆洞来看,确实缺乏大气和艺术之美,真的看不出什么美感来。整个建筑被分割成许多小区块,房屋内的线条复杂凌乱,布展不便参观也不方便,在实用上设计者顾及得不够。尤其是屋顶,小块小块的区间分割,屋内的空间感觉杂乱无比。必竟博物馆是大众之地,不同于设计者的个人空间作品展示,取悦大众的审美情趣方面,设计师是有失考虑的。
比起建筑的设计,我更关心馆内的展品,必竟馆内展品的丰富才是博物馆的真正实力。馆内展陈由绩水徽山、人文绩溪、商道绩溪、风土绩溪、徽韵绩溪、徽味绩溪和胡氏名人馆七个部分组成,点面结合、由表及里的向人们展示了绩溪悠久的山水自然之魂魄和历史文化之沉淀。虽然馆内展出的实物并不多,大多是图片和展板,形式也较单一。由于绩溪历史久远,名人众多,文化积淀深厚,博物馆自然也是有所收藏展示,值得一看。




只是可惜时间较紧,我们匆匆走过并没有停留细看,一些碎片式的点位还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稍加记录。
宣州窑和霞间窑。宣州窑作为皖南名窑,分布在芜湖附近,五代到明代有500年左右,以青白瓷为主,兼具褐红、青灰色。而北宋为主的霞间窑分布在绩溪,青釉瓷和陶瓷为主,主要是烧制碗、缸、盆瓶等日用器具,属于民间小窑。而展示中,有两只黑釉兔毫盏和一只青白釉执壶,在粗糙的瓷器中特别显眼。尤以两只建窑黑釉盏,胎体厚重坚致,胎色紫黑,釉色黑而润泽。其流淌下垂的兔毫纹,呈现着浓淡深浅、曲曲弯弯不规则的丘壑,酷似兔毫,呈现自然之美。
古村落沙盘。上庄村、湖村、石家村、、、个个古村落都是位于太极阳面的依山傍水之地,充分体现了古人周易风水之术的运用。而实木搭建的徽州清代民居模型,直观展示了徽派建筑的特点。门楼、天井、廊庑、厅堂、寝楼,以及白墙灰瓦马头墙,一应俱全,让人一目了然。
人文展示。绩溪自古崇文重教,有“邑小士多,代有闻人”之谓。人文绩溪厅中介绍的众多名人,既有众多入仕从政的名人,也有在书画、文学诗歌、医学、历史地理、气象学等领域的非凡之才,代不乏人。能反复推选上博物馆墙上的人物,肯定个个都是了不起的名人,放眼望去有上百位,有许多不看介绍还真不了解。汪原放、汪静之、章依萍是鲁迅在《热风》文集中就提及 5位绩溪籍文化名人之一,胡舜陟是南宋时有力主抗金、上疏弹劾秦桧十大罪状被罢职,后又上疏为岳飞辩诬,被秦桧所害死于冤狱的宋代监察御史;明代有太子少保、户部尚书胡富以及工部尚书胡松、兵部尚书胡宗宪;清代有专攻礼学的祖孙三代胡匡衷、胡秉虔、胡培,人称“绩溪经解三胡”。 近代以来 有徽墨名家胡开文墨业的创始人胡天柱、“红顶商人”胡雪岩、 雕刻艺人胡国宾、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名气最大的肯定是龙川村胡姓“锦”字辈,可谓是官至真龙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