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溯源三井溪

(2018-08-16 01:44:09)
标签:

三井溪

庆元百山祖

风阳山

茶木淤

溯溪

分类: 丽水走村爬山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走在三井溪中,一路是景。

很佩服那些一夜狂欢后,第二天依然早起,精力旺盛之徒。若是我喝多了,就会出现一夜无眠,无精打采,浑身不自在。三井溪的夜很安静、很凉爽。在溪畔静坐后,回到房间就着楼下热烈的闹酒声,居然早早便入睡了。

    第二天的行程是溯源三井溪。从村边下到溪坑中,一直走到茶木淤大约是3个多公里,走走玩玩我们花了四个多小时。

    有人云:山之西麓,一水奇绝,集细涓而成溪,攀巉岩而直下,经年水石相激,龙井生焉,三井相联,是为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走过一段平坦的溪流,转个小弯,眼前豁然出现巨大的瀑布群,这便是上龙井。上龙井犹如一座小水库的堤坝,横亘在山势最狭窄之处,阻挡所有的水流,在河谷形成了上下级巨大的落差。上龙井依势而下有三级,峭壁上倾盘而出一帘瀑布,隆隆作响。龙井出水口处,岩壁上是两条被水流冲刷得圆滑光洁的水槽,井水从槽里奔流而下,向下一级峭壁倾泻,又形成一帘瀑布。两瀑夹一井,是上龙井最具特色的景观。“无限风光在险峰”,站在在峭壁之上,能看到龙井的全貌。峭壁在瀑布水雾喷溅下有点湿滑,我小心谨慎依着岩壁攀爬上去,手脚并用爬到龙井边。探头望去,龙潭底下是近乎圆形的大冰臼,兜揽了一潭碧水。四周井壁光洁,井水淡蓝,深不见底。这一潭的碧绿啊,就象上等的翡翠,圆润中透着柔和的光泽,深切地感受到水的至柔和石的至刚。大家在石壁拍照合影,飞溅的水雾在身周飘拂,溅在脸上身上,凉丝丝的。这个景群不但磅礴,而且险要,至柔的水衬托着美轮美奂的奇岩怪石,让这个景群更显奇妙!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溪滩上,大大小小的龙潭一个接着一个,潭水清纯中透出的碧绿,犹如一块块晶莹无暇的翡翠,让人叹为观止。

    一路上,放眼望去到处是石头,在溪面散落如此之多石头的溪流并不多见。奇妙的岩石,为至柔的流水支撑起了刚硬的骨架,如果水是溪的生命,那石便是溪之灵魂。三井溪的水非常纯净,三井溪的石头也非常纯净,没有一丝丝的泥沙或尘土。三井溪的石头,无论连成山体,或孤立溪面,无论大如犀牛,或小如沙粒;无论摆在溪的边缘,或卧于溪的中央,无论暴露溪水之上,或潜伏溪水之下;无论方正挺立,或斑驳塌陷,它们似乎都不大不小,不胖不瘦,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那些整体的岩石溪床,浮石全部洗净流光了,剩下的只有光洁如玉的石板。由于水之至清,石板上光洁如镜,脚踏上去并没有滑溜溜的感觉。薄薄的水流随石板的微微凹凸而轻轻起伏,从石板表面漂过,恰像一袭透明的丝质之物款款滑过;水底那些色彩斑斓的小石子,因为有三井溪清净无比的溪水养着,小石子就跟上了漆似的,颗颗显得格外清新亮丽;溪边那片从山脚延伸而出的石头,裂缝的灰黑与底色的灰白,形成了无数的网格状纹理,远远望去,就像一幅墨迹淡雅、线条简约的钢笔画。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越往上,溪流越来越小,河道也变得更加的狭窄,到后面一段俞加的陡峭,有两个龙潭的落差非常大,攀爬也更加的困难。溪边,有一幢废弃的石砌小屋,这是茶木淤林场遗留的发电厂房。房子屋顶已垮塌,发电设备已移走,留下巨大的坑道。孤零零的厂房,是原始自然中唯一的人类文明痕迹。我们顺着厂房留下的小路向山上爬行,顺着引水渠道走上一段,便到上游茶木淤林场附近。

从茶木淤有林中防火道向四周不同的方向通达。既可以向百山祖顶峰管理站、车根、斋朗方向,也可以向龙岩、粟洋、风阳山方向。我们沿着防火道向龙岩方向行走。

走到路口,我便记起来,这条宽敞的山道我曾经走过。那年,带领乡村干部一大群人,从茶木淤一直走到龙岩、粟洋村,勘探乡、村集体林场与保护区的山林界线,现场办公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当时,我们带着干粮,边走边现场看点,边划清乡村与保护区的林界,足足走了一天才到粟洋村。据村干部说,我是唯一走过这条路,也是唯一为乡村山林保护和林界划线协调处理的乡领导。看来,在基层工作时还是比较务实肯干的。当时的林界划线,一直沿用到现在,为减少乡村矛盾纠纷、保护森林资源、防止乱砍偷伐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实,这条防火道也是驴友千八行走必经的一条主干道,在百山祖与风阳山保护区30多万亩莽莽林海中贯穿核心区的最主要通道。

路边,有许多的倒地兰,这种生长在海拔上千米的植物,具有清凉解毒之功效。晒干后泡茶或是煎煮出来的汤汁,对上火引起的喉咙肿痛效果特别的好。我顺手摘了一袋,雨影、漫步夫妇等人也跟随采摘了许多。

下山的路约有五个来公里,宽敞干净易行,我们边采边走一个多小时就回到了三井溪村中。

    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喜欢纯朴、原始和自然的东西。三井溪的美是摄人心魄的,这种极少人为活动和破坏,原始自然中更显纯朴安静的景色,觉得自己的心也纯澈明净起来了。在这里,慢慢地走溪,慢慢地玩水,静静地观井,静静地看石。让人在慢中静下来,在静中慢下去。静身,静心,不动,不语。似乎这样清静得只剩下蓝天、白云、翠树、碧水、灵石的原始世界,更适合我。

    每一次身居野外,蹦跳在山水间,心总能够在一瞬间宁静,淡定。

    三井溪,便是安放心灵的地方。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溯源三井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