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间,赤梅古道

标签:
赤梅古道云和赤石崇头梅源梯田白鹤尖风车紧水滩水库 |
分类: 处州古道山岭 |

山水间,赤梅古道
赤梅古道,一头挑着山,一头连着水。





3月31日早8时26人自驾到云和赤石,又把几个车子送停到梅源的栗溪村口,折腾个来回,9点半才从张源头村起步登岭。
古道从近水库边起步,沿着两山之间的大山岙盘旋向上,直抵最高的坳口处。这一段向上的岭道约有4公里,我们爬行了2个多小时。古道非常的干净,看得出有人专门进行了路面修整和路边劈草。半路上,还新修建了2座凉亭,方便大家歇息。近坳口处,有一个大的山奥,三面环山,我们从北面登岭而上,站在山道上朝北极目远眺,只见群山延绵,白云悠悠。紧水滩水库缠绕山谷,水中的云曼酒店与周边山水相依,水天一色。从周边的毛竹林及高大的古树来看,这地方原来应该是有人居住过。路边石板桥头一株高大的古松树,胸径至少1米多,依然枝干苍劲,枝叶青翠,生机勃勃。古道、古桥、古树,让大家纷纷驻足拍照,合影留念。现在山奥中新开出一垄垄的田地,估计还是开山造田争取补贴的政策使然。原本已披上自然绿装的土地又被新翻了出来,新鲜的黄泥块很刺眼。







过坳口在田野山边穿行,约一个来公里到了第一个村庄崇头镇黄地村的黄湖自然村。村庄的地势很好,十几幢房子位于一处宽敞的“U”型的山地之间。环山的三面,远处是高山,近处满是毛竹和杉树林的缓坡,房前是一片开阔的稻田。整个地形颇有点类似大理古城所在,虽然远处的高山不及点苍山高耸,前面也没有一望无际的洱海,却也不失为一块风水宝地。
路边一新建楼房虽已入住还没有粉刷外墙,主人也不在家。房前的空坪边种植了许多的树根盘景,细细一看,大多是就地取材,本地山上的继木、山茶、栎榆等杂木老桩为主。个别树桩修剪培育得还不错,看来主人还是有点艺术修养,乡村中有这样的雅致已属不易。
黄湖到黄地、仙眠床都要走机耕路,大中午走上好几公里的水泥路,还是有点折磨人的。黄地村口有一片古树林,点了一下有十几株枫树、苦槠、松树和柳杉等。仙眠床是个大村,房屋比前两个村子要多一些。初听这名字就觉得挺有意思的,后来一了解,果然是有传说的。据说,位于该自然村的东南角,有一座陡峭的山峰,半山腰处有一块光亮而宽阔的白色石壁,石壁像两片大门板。传说从前有个长工,经常在对面的山岗上替财主放牛,有一天猛抬头看到石壁门洞大开,里面琴箫悠扬,热闹非凡,一群仙人围桌饮酒,酒肉的香味直扑鼻孔。长工赶紧下山将此事报告财主,不等长工说完,财主立马往山上跑,待大家满头大汗爬上白岩壁时,已经不见仙人踪迹,原先不太清晰的石门变得格外清楚。一张石头床上,好像有人刚起床走进门去一样。村庄也因此得名仙眠床。我没注意村后山上的大石壁,倒是觉得这一带几个村子的地形颇为相似,村内房屋排列也类同,古人肯定反复勘探,精心选择,认为此地风水适宜才择地而居。






过仙眠床村,继续沿着古道开始下山。下山的路很类似上山的情形,也是在一个大山岙内不断向下,直抵山脚的栗溪村。下山的坡道应该有2个来公里,走了一个多小时。幸好坡道在山间田野缓缓向下,不时蜿蜒折回,对脚损伤不大。在中间一片山坡上,荒弃的层层梯田间满是嫩绿的小草,不知名的小花初放,还间或几块黝黑的大石块,有点像草原的样子。从高处俯瞰,田间美景尽收眼底,一派春意浓浓,颇有田园风光之色!
老道称此线为比较休闲的行走,到终点时大部分人走得还是轻松的。走到山脚停车处,我的双脚已经开始发胀酸痛,再走长的路程恐怕就吃不消了。
赤梅古道不长,也无特别的景色。行之,却有别样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