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2016-10-15 13:48:11)
标签:

松阳县古市

竹坌庄后官岭村

松阳入闽古道

阶梯式古村落

乡村秋景

分类: 丽水走村爬山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

--记竹坌、庄后、官岭走村 

官岭,是一个凭着村名便能让人有想法的古村落。

国庆假期,安排一次走村出汗,已经成为这几年过节的传统节目了,今年也不能例外。大凡有走村爬山的冲动,就想到石头的博客中去翻翻,看到官岭,便深深吸引我。率复制石头走过的线路,前行一探。

6日一早,八路、素素等组织了满满四小车人直奔松阳古市。八路是一个热心的小伙子,早些年与怒放牵头丽水户外运动联盟,让许多喜欢户外行走的人找到了温暖。这次又热心组织人员、车辆,临出发前小孩发烧无法抽身,还特意到集结点送送大家,让人感动。假日高速免费的实惠大家又揩了一把,车到古市下来,转乡间公路到新处乡竹坌村。

松阳是一个1800多年历史的古县,松阳府在浙南区域设置最早,当时管辖范围非常广,直至温州一带。松古平原更是土地肥沃、江南粮仓、人才辈出。松阳一带随便走入一个小山村,总有几幢老宅祠堂、古桥岭道,让人意外惊喜,值得一看。

竹坌村也不例外。村口处的一大片古树林,一排排的民居依溪而建,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古村味道。坌字可算是一个古语字,音义同“笨”或微尘,在现代汉语中极少用到,许多人看到都读不出来,更不用说理解意思了。从村名上一个坌字,便可以很好体现了村庄的文化历史沧桑感。令人不解的是,在村委会的牌子上,却把坌字改成囮,这个字更是生僻,而且连读音也改变了,真不知是何解释。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竹坌上山十几分钟后到岗头。岗头是竹坌的一个小自然村,地处半山腰,村头的古树比起竹坌数量、种类更多,俞加的茂盛。村口最显眼位置有座叶氏祠堂,又摆放着几尊新的塑像,似庙似堂。叶姓为主的村落基本是老宅,依山而建的格式与周边的地势、环境,倒是非常的协调。

岗头出村一条石头路到庄后,当地人称有十里山路。穿过茶园间的石头路,渐渐上行。效益、市场决定生产、品种,路边本是种稻的田地,全都改种了茶叶,许多还是名贵的黄金茶,若是抓一把这些山垄田中种出的茶叶泡上,肯定要比平原农田中的香气更浓。

路近山脚处有一路边凉亭,名为“洋坑凉亭”,为庄后村民1989年集资修造,亭内一木牌上有众多出资出工者,几乎为庄后周姓村民,可见庄后是周氏集聚地。亭边是大片的毛竹,爬到岭上回望,修竹丛丛中一凉亭,倒是十分的宜景。

亭后的岭道坡度越来越大,到坳口约有三公里,因不知名姑且称之“洋坑岭”。石头在博客中称“凉亭之后,路弯且陡,较之丽水枫树湾旁的楼梯尖,差不多一样的陡,而这条岭要长好多,非常的考验人”。一个来小时爬到岭背,众人尽皆气喘吁吁,满身是汗,感觉特别的爽气。每次出行,总希望有让人出透汗、喘不过气的一段岭道。也许这也是大家喜欢走村爬山的原因之一吧。

翻过坳口,背山处便是庄后村。整个庄后村在一处缓坡上,旧民居层层上建,在旧宅的下边有两排新建的房屋,中间有一个大空坪。村子四周尽是古树,村中间还有一大片的风水林,一问得知风水林便是官岭村的祖坟地。一进村便遇上丽水两位相熟的摄影家在此采风,甚为有缘。聊天中得知他们已多次来这一带采风,说明了这些古村落有特色,能多次吸引摄影大师的视线。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大家在空坪的乒乓球桌子上摆开自带的各色午餐,炒饭、煎饺、牛肉、面包大家相互品尝,吃着百家饭,开心中一会就饱了。

饭后,到庄后老村中转悠。民居都为普通村居,没有豪宅大户,高低分布却是这么的错落有致。大块石堆砌的石堪路,高高低低通向不同的宅门,轻掩的大门,紧闭的窗户,千转百折的巷道,一切都出奇的幽静,走在其中恍若隔世。这样的安静,会让人顿时沉静下来,仿佛心灵慢慢走入历史的深处。

秋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天色转阴飘细雨,一老者正在路边抢收晾晒的整株豆夹,满怀抱起大包的黄豆夹,满脸乐呵呵地向我们走来。农家院房中竹杆上挂着一排黄红杂色的玉米棒,满地铺放着金黄饱满的带叶豆夹、蕃薯,好一幅秋收景色图。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出庄后村有向下的岭道到官岭村,沿着山涧下行不久,穿过一大片茶叶,眼前豁然一亮,整个官岭村就呈现在眼前。

官岭村座落在一个山谷之中,四周群山西高东低,谷底一条溪流从西向东边的岙口流出,隐约可见一条古道从东部的岙口沿着溪流渐渐爬高,向西边的高山坳口而去。村庄周边有大片浓郁郁的毛竹林,周围及村子中间有许多高大的古树,樟树、枫香、香榧、柳杉、红豆杉、毛栗等各色树木,大部分是三五成群,也有独木成林。尤其是水口处及陈氏祠堂周边,古木参天,遮天蔽日,非常的壮观。

先生的文章中介绍,官岭村来源有两种说法,据《松阳县地名志》记载:最初村里有人做过官,村边有山岭,故名官岭。另一种说法,官岭是当官人走的道路,即官道或者驿道。

而我猜测,此条岭道本为官道,可称为官岭,而村庄正处岭道的重要节口,便以岭道为村名。汉时,会稽郡南乡置松阳县,县治在旧市即现在的古市镇,松阳县的设置是浙西南地区行政建制的开始,为处州建县之肇始,其辖地相当于处州及温州一部分,是当时浙西南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当时,松阳过龙泉入闽之通道,是唐朝仙霞岭古道开通前浙江入闽之大道,这条古道的历史地位当是非常的重要。而松阳过龙泉的古道,从旧市出发向西经潘连到下源口,经西源、外石塘、杭坑桥、上岭到西沿头,越神坛岭经支木达玉岩而入龙泉。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这条古道恰恰要过官岭村,从村后翻过坳口向玉岩而去。

这么一个充满历史,赋予美感的名字,当地的地名牌上却是写着关岭,令人无法理解。村民说是为了简写,这岂是简写可以解释的呢,简直就是抹杀历史,混淆后代的无知举动。

官岭村最值得一看的是阶梯式的村落景观。它是松阳县最具有代表性的阶梯式村落之一,宽大的村落铺排在几座山峦上,给人以强悍的视觉冲击。村子200余幢老屋坐落村落东侧的同一坡面上,绝大部分是高低错落的泥墙建筑,夹杂着少量的木头板房,清一色的小青瓦阴阳合铺覆顶,它们搭积木一般,沿着缓坡层层向上,最大幅度地展现出了村落的面积。在东边的亭台望去,村庄一排排建筑层层向上拔高,后面房屋的泥墙略高出前面房屋的泥墙,后面房屋的屋面也略高出前面房屋的屋面,房屋一层层沿着缓坡向上爬伸。灰色的泥墙带正好处在黑色檐瓦带之间,黑色檐瓦又夹在灰色的泥墙中间,一条一条,一层一层,两种颜色平齐,伸展,交叉,过度,和美地搭配在一起。

走入村中,笔直的巷道纵横交错有致,一排排的房屋规划整齐有序。步入屋内,发现村中没有簪缨世胄,鲜有达官贵人,少有商贾巨富,缺乏豪屋深宅,也没有美轮美奂的雕刻和精美华丽的马头墙,就这么一个寻常陈旧的村落,却完整地保留到了现在,收纳了各个时代的历史信息,成为储藏在群山中的一张古村落活样榜图。

我依在亭台的美人靠上,倒出一杯浓茶细细品味,望着眼前充满谜幻的古村落,不禁思绪飞扬,令人遐想联翩。光阴荏苒,世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个村庄却一切都恍若昨日,仿佛时间倒流回到前朝世代,多少人间沧桑往事融入其中。

想着想着,心便醉了。不知是茶或是村,亦或两者兼而有之。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走在乡间的岭道上--记官岭走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