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田九门寨戏水

(2012-07-15 00:08:22)
标签:

青田

九门寨

石佛坛

内冯村

革命老区

杂谈

照片

文学/原创

分类: 丽水走村爬山

青田九门寨戏水青田九门寨戏水

 

炎炎夏日,酷暑难熬。

丽水本就是一个夏天高温炎热出名的地方,感觉到今年更是特别的热,尤其是与新疆干燥凉爽的夏天相比,一回到丽水显得尤其的难耐。回来几天,大部分时间都躲在空调房间内,一离开空调身子上就冒出热汗,全身湿漉漉的,十分的难受。因为炎热,群里的户外远足已基本停歇。也许,此时去走峡谷、泡泡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周二,跟随怒放组织的8人小分队,分乘两车赴九门寨。群内近两年已多次组织到九门寨游玩,我却几次因事无法成行,九门寨成了我远足中一个绕不开的弯。怒放问我想上哪,我首先就想到了九门寨。

九门寨位于青田县高湖镇境内,据说有九重门,而得名。我们从丽水出发走国道至青田船寮转入高湖方向,再走乡间公路至高湖内冯村,沿内冯坑进入九门寨,经石佛坛到达坑口村附近。沿路上,注意看了一下传说中的九重山门,我却是一重山门也没有看到。倒是路过的石佛坛,那古朴古香的建筑和地理位置,引起了我的好奇。观音岩是一座两山合抱,石门坑水环绕突起而出的山龙头,石佛坛便座落在观音岩前龙口之处。从易经风水学说,此处枕山、环水、面屏、向阳,是一个风水绝佳之地。

石佛坛始建年间无考,坛前一石碑上书清道光辛丑(1841年)重建,光绪丁未(1907年)重修。坛不大,山门为砖砌三牌楼,外门额书“石佛坛”三字,内额书“宝筏渡人”四字。山门两边有联两对,分别是“长引烟霞为伴侣,只凭花草记春秋”和“返观岩壁配金身,遥望石门关水口”。百度得知,前一幅对联出自蕲春县手巾庵,原句为寺古僧稀,长引烟霞为伴侣;山深市隔,只凭花草记春秋”,描写的是深山古寺的生活情景。用在此地、此景,“烟霞为伴”、“花草记时”,倒也是十分的贴切。后一联找遍资料无果,也许是村人即兴所作。主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柱,三重檐歇山顶,冷摊小青瓦。殿内为明间天花藻井做法,供奉观世音、如来佛等。让人神奇的是,坛后有一高达30多米的石笋,傲然独立。石笋边还有一株一人合抱粗的百年橄榄树,树冠郁郁葱葱,如华盖般罩在石佛坛主殿之上。有诗云:“庙中有岩,岩中有佛,庙依岩建,岩为佛灵”。后人,在主殿边上围河辟山,新建了好几座庙宇,与主殿呼应,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佛教场所。

过石佛坛的路边上,有一废弃的小山村,三五幢青石堆砌的房屋依山而建在路边高地平台上,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因已废弃多年,杂草丛生,许多房屋倒塌。石砌古屋、半塌石墙、高台石阶、远山翠绿,倒也构成一幅不错的山间民俗风情图。

九门寨其实是一个因流水切割,形成山陡谷深的小峡谷。名为寨,其实无寨,真的要算寨,无非是今人所建的几个休闲山庄。步入九门寨峡谷之中,浅潭流水,与丽水各处山间小峡谷无异。我们只走了一小段的路,还特意在峡谷中走了几个浅潭,在岩石上跳来跃去,也许是因为季节的原因,峡谷中水流不大,瀑布很小,潭谷平浅。只觉得它没有九湾仙峡的磅礴大气,也没有石塘峡的深潭幽远,更没有高水峡的惊险刺激。只是在这么炎热的时节,峡谷内倒是凉风习习,幽凉清静。几个人跳入潭中,泡入清凉的山水,大家一阵嬉闹玩水之后,燥热尽去,让人顿时神清气爽,倒也十分的舒趟。

回时路过内冯村,内冯村是青田县委成立地旧址所在地,也是一个革命老区。 1949427,当时的中共青田县委扩大会议在高湖镇内冯村党员张志芳楼上召开,会议时间1天。当时会议讨论部署解放青田等重大问题,可见这个会议对青田革命历史的重要性。村中一座清式普通民居,也就是旧址的房屋已经整修,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只是房屋内有关党史资料和实物陈设太少,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是难以明白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一群人本想借此机会,也接受一下革命传统教育,只可惜无人讲解,无物可观,无图可看。大家边看古屋,边在猜想和遥思先人的丰功伟绩。

九门寨,炎热之时,休闲戏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青田九门寨戏水

青田九门寨戏水

青田九门寨戏水

青田九门寨戏水

青田九门寨戏水

青田九门寨戏水

青田九门寨戏水

青田九门寨戏水

青田九门寨戏水

青田九门寨戏水

青田九门寨戏水

青田九门寨戏水

青田九门寨戏水

青田九门寨戏水

 

 (感谢怒放提供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