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的早晨,空气清新,凉风习习,不时有阵阵的花香飘荡在空气中,顿使人神清气爽。随同运动联盟的一大群人,起大早赴青田县祯埠乡,溯源章村溪的九湾仙峡。
九湾仙峡是一个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江南典型的水蚀峡谷。地貌学上,峡谷是指因为流水、大风等自然因素强烈向下侵蚀而形成的狭长而深邃的谷地,而以水为主侵蚀形成的就叫水蚀峡谷。九湾仙峡是由于在中生代地壳抬升过程中,因起源于八面湖高山的地表经流对其侵蚀下切而形成的。
这是一片远离尘世的净土,这是一处自然原始的桃园仙境,这是一湾人们拥抱自然、融入自然、嬉水湿身的天上人间胜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地壳的变迁把九湾仙峡雕琢成了峥嵘奇秀的峡谷地貌,谷深水幽、山险地灵又使她长期久藏深闺,人迹罕至,不谙人间烟火。自然、清纯、原始、幽静,如同桃园仙境,圣洁高雅,瑰丽脱俗,让无数人为之神往。穿越九湾仙峡,可以观赏幽深奇异的原始峡谷风光,又可以攀越陡峭刺激的峡谷绝壁;既可饱览幽静清秀的碧水仙潭,又可品味千姿百态的岩石奇观。
从祯埠乡的王村到章村乡的赵庄村一段峡谷,是九湾仙峡最为精华的地段。峡谷呈“V”字形,全长约8公里,总面积约5.3平方公里,集水、石、壁、潭、瀑、谷、林各类景观于一体,最显江南峡谷特色。从王村逆流而上,起初的一段相对平缓、开阔,则为宽谷地貌。溯源几百米后,两边的岩壁渐渐陡峭,谷道变窄,进入了真正的峡谷。地理概念上的峡谷还可进一步划分为嶂谷、隘谷、和狭义的峡谷。狭义的峡谷指其两岸较陡,有一定的宽度;嶂谷与隘谷指其两岸接近直立,谷道极窄,峡谷深度远远大于宽度。它们的区别是:嶂谷的谷底几乎没有沉积物,而隘谷的谷底一定有沉积物。九湾仙峡最宽有100多米,最狭窄处才10多米宽,具备了各种类型的峡谷景观。
九湾仙峡的“纯”在于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九湾仙峡的水美在形,更美在神,用纯净二字形容,太轻,用透明二字描述,太浅。静时如处子,安然、恬淡;动时,则似脱兔,灵动、敏捷。这清澈透明、碧蓝纯净的河溪清潭、沁人心脾的深谷飞瀑,充满了诗情与画意,构成了一幅幅的山水静物风光画面。这水,无时不在诱惑着你,让身临其境者,无一不想与九湾仙峡的水相融,把自己的身体融进去,把自己的灵魂融进去。看鱼翔浅底,水底的石块、纹路、枯树看得一清二楚,让你忘记了世上的一切烦恼,抛却了人间的一切杂念。
九湾仙峡的“秀”在于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百个天然池潭,大小不一,点缀在如滑软绸缎般的秀水之中,美女潭、猫儿潭、观音潭、沙潭、裙潭、……,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池潭,一个比一个奇异。因为潭的大小深浅不同,茂密的森林植被倒影其中,使水的颜色变幻无穷,深绿、浅绿、水草绿、鹅黄绿、天蓝绿、琥珀绿、女儿绿……,无数的绿潭荡漾得人如醉如梦。我想,到了深秋季节漫山色彩斑斓时节,水随山色,百千个池潭也就变成了无数个美丽的五彩池。而深冬时节,白雪皑皑中只有潭子的碧水在动,那不就好像一块清透的翡翠,美轮美奂。也许是峡谷的垂直落差不大,峡谷内见到的瀑布不多、不高、气势不磅礴,此为遗憾。
九湾仙峡的“怪”在于石。“水因山奇,石随水秀。”峡谷内是一个奇石的世界,剑劈石、鳄鱼石、飞来石、瓯鼋石、黑熊石、鲸鱼石、龙门石、伏牛石、母子石、石凳、石房子……奇奇怪怪的象形石,形状怪异,质地不一,颜色多样,大小不同,大的巨如小山耸立,小的如拳头指头,或密或疏地屹立在幽深的峡谷之中。这些无声的岩石是风的作品,是水的雕塑,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履痕,令人叹为观止。水从石间过,人在石上行,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据说最为奇特的石头是“风动石”,它位于山的最高处,石高约2米,椭圆形,约5吨重,人用手可以摇动,但永远不会掉下。只可惜此行匆忙,没有看到。
九湾仙峡的“险”在于崖壁。由于大自然的无穷力量和巧夺天工,山谷两旁,峰峦陡立,峥嵘险峻。有时为避开深潭,只能攀附爬行在绝壁峭崖上,仰首白云悠悠,而脚下,却是深潭急水,奔腾于险谷之中曲折湍流,让人犹如进入惊涛拍岸之险境!
穿行峡谷中,在光滑的河道基岩上,不时的可以看到“口小肚大”的石坑,别看这不起眼的石坑,它可是属于罕见的河谷冰臼地质遗迹。它们是第四纪古冰川的融水沿着冰川裂隙,以类似“滴水穿石”的方式,冲蚀火山岩基岩而产生的,酷似我国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故称为冰臼。九湾仙峡内的冰臼集中分布在中间的嶂谷地带,冰臼有大有小,有深有浅,看到最大的直径有1米多。冰臼的存在,表明了在二三百万年前,峡谷地带是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
溯源而上6小时左右,群友们先后到达终点赵庄村。赵庄村是一个山区普通的村落,名曰赵庄,而村中人大多姓陈,还有一陈姓祠堂,新近翻修,新旧掺杂,不伦不类。而祠堂之后,尚有两座百年老宅,保存相对完好,其飞檐画角、雕梁画栋、牛腿窗花、门当户对、勾心斗角、门联祖训、案几桌椅,无不体现出明清建筑的特点,整幢住宅的建筑用料极其考究、工艺精致,处处体现出了古处州人民的聪颖智慧。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怎么也不会相信这深山僻静乡村,竟然还有一幢建筑精致的老宅院。这样的老宅院经历着岁月的洗礼,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变迁,只可惜我是匆匆而过,无法倾听岁月风尘的声响,撩开神秘的面纱,窥视岁月背后的种种故事。

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了,向九湾仙峡谷进军。
八十年代农业学大赛时修建的防洪堤,仍在起着防洪蓄水的功能。

峡谷下游的宽谷地段,夏天河道干枯,水流不大。

水因山奇,石随水秀,水、石是九湾仙峡的灵魂。

溯行而上,两边山体渐渐陡峭,进入峡谷地貌。

中间一段嶂谷地貌十分的典型,整个河道成一整体,犹如一只“U”型管道一般,地表光滑平整。

巨石因水流的侵蚀和洪水的冲击,形态各异,“三石鼎立”形成石屋,下面阴凉宽大,可纳百人。

九湾仙峡谷道极窄,最窄小处仅十余米,隘谷地段许多地方,必须湿身涉水方能通过。

第四纪冰川遗迹--石臼,臼底内壁光滑,是冰水“滴水穿石”的结果。

巨长的石壁长墙,平整光滑如人砌城墙一般。

剑劈石,巨石一分为二,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Titanic驶入仙峡,千古沉船之迷一朝解开。又为鳄鱼石。
老宅的后院,用砖雕刻花,以屏风状留下祖训,非常精美。

马头墙静静屹立,经历着岁月的洗礼,承载着乡村的历史。

用料讲究,做工精致的案几,已不能简单的用漂亮来形容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