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2009-05-02 13:50:33)
标签:

旅游

时尚

文学/原创

文化

休闲

娱乐

杂谈

照片

知识/探索

军事

分类: 处州古道山岭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始建于汉代,盛行于宋元明清的丽水至缙云的通京大衢——栝苍古道。是当时丽水、温州通往外省和京城的唯一陆路通道,古道穿越崇山峻岭,崎岖难行,全程有九十里,过十余山村。一路上遗留的历史文化古迹丰厚而缤纷,古民居店铺、古寺院庙宇、古石刻碑文、古矿洞炮台、古石桥牌坊、古诗歌游记等等。而其中在桃花岭下的隘头村中,却有一欧式小洋房,也是栝苍古道上唯一一个与外国人有关的历史文化古迹。查阅了许多关于栝苍古道的资料文献,虽有提及此建筑,但都没有深入的描写和阐述,引起了我探究了解的浓厚兴趣,也算是对历史的补充和拾遗吧。

    据资料记载,该楼为十九世纪瑞士牧师马克德先生等出资修建的,建造于民国时期。从该房目前的破损状况以及对村民的走访了解来看,房屋建造于上世纪初是可以肯定的。

    从房屋的外观及内部装修来看,体现出了典型的欧式建筑风格兼备豪华、优雅、和谐、舒适、浪漫的特点。小洋房为二层楼房,青瓦泥墙,八角房形,泥墙外粉石灰,一楼有小花园,二楼主卧室外有小阳台,玻璃门窗,外有木制百叶门窗,刷红油漆,屋顶挑檐下用小木条精心装饰。靠后山建有一小厨房,边上有一附属的用房。整体建筑在外观上与周边的农舍有着明显的区分。

    房屋内部装饰讲究,豪华舒适。从房屋正门走入,一楼的地面架空有60余厘米,非常讲究的铺上木地板。每层有三间房间朝南,一小间朝北,布局结构和空间利用较为合理。内部隔墙厚重,楼梯曲折向上,窗台宽敞,门窗装饰线条流畅,都体现出了欧式的装饰风格特点。由于就地取材的原因,建筑上以木材为主,并不像真正的欧式建筑中以石料为主的特点。所以,准确的说,这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建筑。

最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洋人要在这崇山峻岭中,耗巨资建筑这么这样一建筑呢?普遍的说法是,隘头村地处高山,环境优美,每当夏日时,周边地区的传教士都会带着家属到这里避暑度假二三个月,故在此建造一个别墅洋楼。避暑度假的说法,我认为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在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下,一群外国的传教士,不可能有这么的闲情逸致到这地处荒野的穷乡僻壤来建房。我想政治和军事的目的,才是真正的原因吧。西方为了达到其文化渗透中国的目的,上世纪初派出了大量的传教士到中国传教播道,由于栝苍古道是浙南唯一的陆路通道,人来人往,繁荣异常,故在此设点,达到更快传教的目的。另外,隘头村边上的桃花岭,是栝苍古道一个十分重要的军事要塞,古道在桃花隘呈咽喉之势,内侧紧贴山崖,外侧则是千仞陡壁。明清时就筑有山寨和房舍,派兵扼守。清《一统志》称:“桃花隘为绝险处,郡北之锁阴也。”是地当闽、台、婺、瓯、处之“锁阴”。可见,在此设点布道,事先了解民俗风情、地形地貌,有其豺狼虎豹窥视之心。当然,这些仅是我个人的臆断,无以为证,仅供笑阅。不过,从小楼的建造倒是可印证了栝苍古道的繁华与重要性。

    现在的小洋楼,已是今非昔比。经过土改和文革的洗礼,洋楼内部已是面目全非。墙壁上写上了老人家的语录,现在是两户村民的住宅,年青的村民已到缙云县城生活,只留下一个老人居住。通过与老人的攀谈和细心的观察,还是找到了一些当年传教士生活的痕迹。比如,当时用过的铁制烛台、瓷器煤油灯、锡酒壶、锡茶壶,以及生活厨房的布局及一些生活用具等等。小洋楼的外墙、阳台、厨房、门窗已是破烂不堪,整幢楼处于失管失修的状态,一些古迹文物也流失严重,急待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记录保留下这段历史的花絮。

    当年的这些传教士回国后,通过口头、书信和回忆录等形式介绍当年在缙云、丽水一带的生活情景和乡土风情、山水风光,给他们的后代与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报道,这些传教士的后代,一位德国博士这几年多次不远万里到缙云来寻访,希望能了解到祖先在中国活动的历史印迹。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正面的洋楼,新盖的部分原为一个小花园。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百叶窗子,刷红色油漆,体现出欧式建筑的风格。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主卧室的大门,最能体现欧式建筑特点。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二楼主卧室的小阳台,虽破烂不已,还能看出当年建筑的与众不同。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边上的附属用房,据说是平时管护人员的住房。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斑驳陆离的外墙体,急待修葺。依稀可看出,小洋楼当年的豪华和气度。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可看出小洋楼的建筑风格与周边民房建筑截然不同。它就静静的耸立在古道的边上。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小楼的门口。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房子基础扎实,地面架空,铺木地板。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转折楼梯,依墙而上。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窗台厚重,镶嵌玻璃。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后来被封闭的一个窗台。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靠北的一个小房间,楼梯角的一条小回廊。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铁制烛台,做工考究,应该是外国带入的。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锡酒壶,做工精细。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锡茶壶,上镶珍珠,圆弧提手。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青瓷底小洋油灯,美观大方。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内墙上留下文革的时代烙印。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大门口的顶灯,锈迹斑斑,应该是原配的吧。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一条老案几,据老人说,是原来留下来的家具。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厨房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后来搬入的农家,另建了厨房,没有多大的破坏。只是十分的破旧。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厨房内还有许多的用具。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厨房用具。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从后山接入泉水,清澈见底。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我怀疑这可能是后来人的用具。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厨房用具。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以前农村家家户户必备的用具,我叫不上名字,但是知道是用来装热木炭的陶瓷。

栝苍古道——唯一的欧式建筑传教士小洋房

这是药罐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