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继续在该反映三国时期蜀汉历史的展室里参观。这里是明良殿,取
明君良臣之意。正中主龛供奉的是刘备。正上方悬有一匾《羽葆神风》。“羽葆”的本意是指用鸟的羽毛做成的车盖,“神风”常用来形容所向披靡,“羽葆神风”摘自清代诗人兼画家吴锡麟的七律《楼桑村(刘备的家乡)》,其中的颈联是:羽葆神风归万里,草庐天意识三分。所以“羽葆神风”是在彰显刘备的英雄气概和帝王气质。
http://s4/mw690/4c7bceb7tx6CfxeuECv83&690
主龛两侧的对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体现了刘备求贤如渴的精神。
http://s16/bmiddle/4c7bceb7tx6CfxeNmA70f&690
明良殿的右龛供奉诸葛亮,左龛供奉刘备的结拜弟兄关羽和张飞。
http://s7/mw690/4c7bceb7tx6CfxetQ8e66&690
火烧夷陵。镇守荆州的关羽遭东吴大将吕蒙偷袭,关羽被俘遇害。刘备闻讯,悲痛欲绝,发誓要为关羽报仇。遂不听诸葛亮、赵云的劝告,决意举全国之兵,亲率大军东征伐吴。当时周瑜已死,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领兵御敌。陆逊以逸待劳,坚守不出,双方僵持将近一年。刘备后勤保障困难,酷暑季节蜀军将士苦不堪言。这时陆逊趁机夜袭蜀军,火烧连营,刘备十万兵马,几乎丧失殆尽。刘备逃到白帝城后,羞愧交加,一病不起。于是便有了白帝城临终托孤一事。
http://s6/mw690/4c7bceb7tx6CfxeQR1j05&690
这个展室里有许多塑像,他们是刘备的股肱之臣。
http://s7/mw690/4c7bceb7tx6Cfxekzsy56&690
我们看到明良殿门外廊柱上有一副对联:鼎足三分,未免吞吴遗恨:祁山六出,莫尝灭魏孤忠。上联“未免吞吴遗恨”,是说未能免却因欲吞吴反被火烧连营所造成的遗恨。下联说的是诸葛亮,六出祁山,没有实现灭魏兴汉的心愿。孤忠,是指忠贞不渝不求人知的操守。
http://s12/mw690/4c7bceb7tx6CfxeIKfh8b&690
白龙献瑞。传说此井常有白气升腾,状如白龙。新莽(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时期,公孙述据蜀,在此设防,因见白气升腾如龙,认为是祥瑞之兆。于公元25年自称“白帝”,筑白帝城,白帝城由此得名。于是后人在此井中立一石柱,上雕一条昂首朝天跃跃欲飞的白龙,以附会之。
http://s3/mw690/4c7bceb7tx6CfxeYbwSc2&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