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妹妹化蝶去,别了真情守候的北京哥哥

(2007-03-19 15:48:02)
                                                                 宋保众

他,马玉彬,一个河北小伙,在北京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工作。她,郑谨玲,一个喜欢蓝蝴蝶的河南小姑娘,在商丘一所高中读书。两个人通过网络结下了深厚的兄妹情谊。在白血病不幸降临到郑谨玲身上时,马玉彬义无反顾地辞了职,从网上走来,在千里之外的河南商丘四处奔波,两个多月,他筹集了14万元的救命钱,为这个网上妹妹治病。虽然最终马玉彬没能挽救郑谨玲的生命,但他在郑谨玲的生命尽头,不离不弃,陪伴妹妹度过了最后时光,这段凄美绝伦的生死情谊,在中原大地被广为传颂——

远方妹妹突患绝症,北京哥哥从网上走来

2006年9月18日晚上,在北京仁博文化传播公司工作的马玉彬上网时,一条消息突然映入他的眼帘:《万一治不好病,我愿捐献器官》。马玉彬仔细一看,该报道中称,河南省商丘市第四高级中学的学生郑谨玲,在被确诊为白血病后,仍坚持在病床上看书学习,还表示如果治不好病,就自愿捐献出全身所有能用的器官。

马玉彬震惊了:河南的郑谨玲?难道是自己的网友“蓝蝴蝶”吗?当即,马玉彬给郑谨玲打了电话,他急切地问:“妹妹,你得了什么病?”郑谨玲沉默了片刻,忽然哭了:“我得了白血病……”

马玉彬和郑谨玲是网友。2005年10月12日晚,马玉彬在网上和高中同学聊天时,一个网名叫“蓝蝴蝶”的网友主动加他QQ,和他搭话。马玉彬告诉她说,自己在北京上班,23岁,是河北定州市清风店镇人。通过交流,马玉彬得知,“蓝蝴蝶”名叫郑谨玲,16岁,是河南省柘城县人,在商丘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一(6)班读书。郑谨玲还告诉他说,自己酷爱蝴蝶,尤其是蓝蝴蝶。

由于学习任务重,郑谨玲只有利用周日休息时,上网与马玉彬聊上一会儿。不久,马玉彬主动和郑谨玲视频聊天。看见马玉彬高大帅气,戴了一副眼镜,很斯文,郑谨玲感到很亲切。而郑谨玲活泼可爱、美丽俊俏,马玉彬也打心眼里喜欢这个“蝴蝶妹妹”。

在一次聊天中,郑谨玲随口说了句:“我感觉英语太难学了,你能给我寄一套《新概念英语》磁带吗?”马玉彬答应了。几天后,郑谨玲真的收到了马玉彬邮寄的一套《新概念英语》磁带,这让她很感动。马玉彬还在信中鼓励她好好学习。

2005年圣诞节那天,马玉彬也惊喜地收到了郑谨玲亲手制作的一张贺卡,上面还画了一只美丽的蓝蝴蝶。贺卡上写道:“北京哥哥,谢谢你,看来你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啊!现奉上一张精美的贺卡,愿这只美丽的蓝蝴蝶能带给你一份美好的祝福!”马玉彬笑了,真是个率真善良的小姑娘。

从这以后,郑谨玲经常给马玉彬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无论工作多忙多累,马玉彬都一一回复,针对她的学业上的薄弱环节提出建议。有几次,他还在信封里专门给她寄些蓝蝴蝶标本留作纪念。渐渐地,接收“北京哥哥”的来信成了郑谨玲的精神寄托,她为拥有这样一个善良的哥哥而感到骄傲。

两个半月前,郑谨玲发现自己经常牙龈出血,她在网上聊天时无意中和马玉彬说到了这件事,马玉彬让她去医院检查一下。没想到小妹妹竟然遭遇到这样的人生打击,她才17岁啊!放心不下的马玉彬向公司请了假,直奔河南省柘城县中医院。

2006年9月21日,当马玉彬出现在柘城县中医院病房时,郑谨玲一下从病床上坐了起来,呆住了。当确定眼前这个戴眼镜的青年正是北京哥哥时,郑谨玲抓住一旁二姐郑玉莲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是哥哥,北京哥哥来看我了!”马玉彬看见郑谨玲憔悴的样子,揪心不已。他拍了拍郑谨玲的脑袋,笑着说:“狡猾的丫头,你还把我当哥哥吗?病了也不告诉哥哥一声。”郑谨玲“咯咯”地笑了,笑容是那样灿烂!

马玉彬找到血液科王化珍主任,咨询郑谨玲的病情。王化珍主任告诉他说:“郑谨玲所患的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白血病中比较好治的一种,如果治疗及时,治愈的希望在80%以上。”王化珍的话让马玉彬看到了希望!马玉彬问郑谨玲:“你害怕白血病吗?”郑谨玲摇了摇头:“不怕,我要战胜它,我现在已当它是普通感冒了。”马玉彬没想到一个身患绝症的人竟然比一个健康的人还坚强和乐观。郑谨玲还拿蝴蝶解释说:“每一只蝴蝶破茧而出时,总要经过黑暗和痛苦的过程。蝴蝶一开始就知道,该来的事总是会来的……所以我也不怕!”马玉彬又问:“你家到哪儿去筹集那么多钱呢?”郑谨玲的眼神突然暗淡下来,她叹了一口气说:“看到年迈的父母和三个姐姐为我东奔西走,我常常偷偷地流泪……其实,再多的苦我都能忍受,可是……”说到这儿,马玉彬看见她的眼角处有泪水不断地滑落,他心里不禁一阵揪心的疼痛。他仿佛看到一只流泪的蝴蝶,在落叶间孤独地飞过……这一刻,马玉彬决定尽自己所能来帮助这个身处困境的妹妹。

回到北京后,马玉彬通过业务关系,及时和浙江道远慈善基金会取得了联系,想让他们给予帮助,但由于该基金会只面向本省且是骨髓即将移植者,郑谨玲不符合救助范围,此路不通。

每天,马玉彬都会给郑谨玲发上十几条短信。有时,他还编辑几段笑话逗她开心,或用名人名言去勉励她。在马玉彬的鼓励下,郑谨玲虽然饱受疾病的折磨,但是她一直坚持学习。在她的床头,摆着课本,她一直在抽时间自学。医生和护士都被这个不幸而坚强的小姑娘所感动。

再苦再难也不放弃,哥哥辞职扛起如山的承诺

10月11日,马玉彬给郑谨玲打了电话:“你现在病情好转了吗?”郑谨玲强抑制住自己的情绪,低泣地说:“我打算放弃治疗了!”

马玉彬惊呆了。郑谨玲告诉他说,自从她患病以来,父亲郑广金借遍亲朋好友,但那点钱如杯水车薪。大姐郑玉梅把自己家的积蓄全部拿了出来,二姐郑玉莲和三姐郑俊荣也都辞去了杭州的工作,弟弟郑清帅也要辍学省下钱为姐姐治病。一家人商定,等他们筹集足够的钱,马上把郑谨玲转到郑州的大医院去做配型,移植骨髓。当柘城县中医院打算给郑谨玲开始新一轮治疗时,郑家再也无力支付药费了。

“可你为什么每次打电话都不告诉我实情呢?”马玉彬伤心地问。“我是不想让你担心我啊!”郑谨玲哭着说出了实话。

郑谨玲的病要是不继续治疗,一旦恶化就不可收拾,马玉彬异常着急,决定再次请假去一趟商丘,可人事处答复说对于像他这样新来的员工,一般一年只准一次假。马玉彬在扪心自问:妹妹治愈率在80%以上,可她要放弃治疗,我能袖手旁观吗?假如不管不问,我会一辈子不安心的啊!马玉彬决定辞职。公司总经理仁博再三挽留他,马玉彬才不得不说出辞职的原因,仁博竖起了大拇指,表示欢迎他随时回来!

10月14日,马玉彬带着随身换洗的衣服,瞒着父母,怀揣2000元现金,搭上了去商丘的火车。临上火车前,他特意给上海的姐姐马玉静打了个电话。姐姐也很支持,说:“你决定了要做这件事,就一定做好。”开始,郑谨玲的父亲郑广金对马玉彬也没有抱很大的指望,但看到他给女儿带来快乐,心里也充满了感激。有了马玉彬的陪伴,郑谨玲成天乐呵呵的,病魔的侵袭也不觉得痛了。她有时还撒撒娇,尽情地体味被呵护的幸福。郑谨玲的天真可爱更激发了马玉彬心里的疼惜之情,有时,他逼着郑谨玲多吃点饭,但不一会儿又都呕吐出来。马玉彬难过得要命,常常扭过头去,擦拭着泪水。

10月16日,医院又传来坏消息:郑谨玲反复发烧、胸闷、呕吐,血小板数量也降到维持正常生命的最低值,随时有出血不止的可能。

马玉彬心急如焚。他对郑谨玲说:“你好好治疗,我去给你筹钱治病。”但一开始,马玉彬就碰到了钉子,一家企业老板要他拿出证明材料,还说他是个骗子。

郑谨玲伤心地对他说:“哥哥,让你受委屈了!”马玉彬笑着说:“只要能治好你的病,这些又算什么呢,哥哥要把你从死神那里拉回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游走在陌生的城市里,马玉彬却看不到熟悉的背影,那万家灯火啊,什么时候才能有一盏是属于自己的?但妹妹的坚强让他浑身又充满了力量,他要给妹妹一个停靠的港湾。也许正因为如此,他觉得更应该对妹妹多一些责任感,让妹妹努力地活着。

马玉彬调整了募捐思路,从柘城县妇联、县教育局、县中医院和商丘四中开具了相关的介绍信。很快,他从柘城一中、县总工会、团县委、中医院等单位募捐到了12500元。每次募捐活动一结束,马玉彬就连夜把募集的救命钱紧急送到郑谨玲身边。“哥,你又瘦了,你不能太累,这样会把你累垮的……”郑谨玲摸着马玉彬的手说。“哥不累,明天哥又要去募捐了。你要坚强,这么多人关心你,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在看护郑谨玲的间隙,马玉彬常到医院附近的网吧上网,查找相关的治疗方法。他了解到,用中药板蓝根、半枝莲和羊蹄根各30克,煎熬成汤对白血病有很好的疗效时,一下子买三大袋。

马玉彬在商丘论坛“生命之光”专栏里发了一张“一个花季少女不能就这样凋谢”的帖子,立刻得到了网友们热情的回应,大家在鼓励郑谨玲要勇敢坚强地与病魔作战的同时,也纷纷表示要发动更多的人关注郑谨玲,为她捐款。

可是,郑谨玲住院3个月,已经花费了近10万元,而且,她依然反复发高烧、呕吐、晕厥……时刻徘徊在生死的边缘。醒过来后,她对马玉彬说:“哥哥,如果我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你一定要好好地活着,记得要过得幸福,我会变成一只美丽的蓝蝴蝶,整天看着你,守护着你……”马玉彬赶紧捂住她的嘴:“哥哥不要这样的宿命,如果可以,我愿意拿我的生命去跟你交换……”说完,兄妹俩掩面而泣……

为了筹集更多的救命钱,马玉彬把目标转向了商丘。他还在白云广场附近租了间便宜的小屋,作为栖身之地。马玉彬走后,郑谨玲很失落,她给马玉彬发短信说:“看你那么累,我心里很难受。”马玉彬当即就给郑谨玲发来一个带音乐的卡通笑脸,把郑谨玲逗乐了。

过了一会儿,他又发来短信:“勇敢地活下去吧/不要牵绊于泪水/无论你走了多远走得多累/我会紧握住你的手/与你一路相随!”郑谨玲感动得泪流满面。

11月2日,马玉彬花光了自己身上带来的钱,决定到上海的姐姐家去筹集一些生活费。临走前,他对郑谨玲说:“我买了七种不同口味的果汁,你每天喝一瓶,你喝完之前我就回来了。”马玉彬走后,很多人认为他不会再回来了。可是,当郑谨玲喝到第六瓶果汁的时候,马玉彬竟然真的从上海回来了!那一刻,当病房的门被推开,郑谨玲见到风尘仆仆归来的哥哥时,喜极而泣!

马玉彬浩荡而悲壮的爱心拯救,轰动了商丘。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商丘科技学院、华豫学院等高校的数百名大学生纷纷加入到救助郑谨玲的行列。无数商丘市民纷纷解囊相助。商丘吴灵餐饮文化有限公司、商丘四高、开元陵公墓和开元寺等20多家企业、学校和寺院也不遗余力为郑谨玲捐款。一位来自广东肇庆市的网友郑振兴,千里迢迢到商丘为郑瑾玲送上500元捐款和家乡的土特产。短短一个多月,马玉彬共为郑谨玲筹集捐资14万元。

看到如此多的人在关爱自己,郑谨玲感到很幸福,她激动地对马玉彬说:“哥哥,谢谢你,是你改变我的一生!”马玉彬回答说:“你不要谢我。其实你才是让我感谢的人。因为你,我遇到了那么多善良的人;因为你,我才体会到浓浓的人间真情;因为你,我才知道我活着也可以给予别人幸福。”

化作蝴蝶飞向天堂,生命尽头有哥哥真情守候

其实,郑谨玲哪里知道,为了省钱,马玉彬每天早上只啃一个馒头,其他两餐吃的都是2元一份的盒饭。平时他连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提着一大瓶白开水到处募捐。

每天早上从疼痛中醒来,看到枕边掉落的发丝,郑谨玲很伤心。这时,马玉彬就会四处收集笑话说给她听,让她能忘掉烦恼。他说:“能忘掉一分钟,她就能快乐一分钟。”郑谨玲庆幸自己碰上了这么一个重情重义的哥哥,又为自己连累了哥哥而痛苦不已!这天,她突然对马玉彬耍起了性子:“你快点回去吧,我不想再连累你了!”见马玉彬不听,她就故意无理取闹,把衣服和裤子弄得脏乱不堪……

郑谨玲平静之后,马玉彬坚定而满怀深情地说:“你是我的好妹妹,我怎么会这个时候离开你呢!”把郑谨玲感动得破涕为笑。看到郑谨玲病情时好时坏,马玉彬心里也没有了底。一天晚上,服侍郑谨玲睡下后,马玉彬悄悄地找到主治医生王化珍问道:“小玲的病究竟咋样了?”王医生沉重地说:“她的病已经引起肺部感染,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马玉彬蒙了,他一口气跑到医院前边的一个小花园里大哭了一场。第二天早晨,他红肿着双眼装着欢天喜地的样子跑回病房。郑谨玲一看他这个样子便问:“你怎么啦?眼睛红红的。”马玉彬强忍着内心的悲伤骗她说:“刚才王医生告诉我,说你的病轻了很多,我激动得流出了眼泪。”

12月8日下午,在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李娜记者的帮助下,郑谨玲被转至开封儿童医院。马玉彬也跟着来到开封,打算在开封继续募捐。

第二天,郑谨玲再一次昏迷。经过化验,郑谨玲骨髓的癌细胞已经达到了95%,这个密度,已经超出人体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极限了,而且心脏和肺部也感染了。罗继霞主任悄悄地跟马玉彬和郑谨玲的家人说:“郑谨玲的生命没几天了,你们要有个思想准备。”

此时,徘徊在生死界点的郑谨玲却出奇地冷静。她对父母和三个姐姐说:“你们已经尽力了,我死而无憾!”接着,郑谨玲拉着马玉彬的手说:“请原谅我先走了,来世我还会做你的妹妹!”马玉彬心如刀绞,他再也控制不住,一把将郑谨玲揽在怀里,抱头痛哭……

从没有跟马玉彬提过任何要求的郑谨玲,这时向他提出一个要求:“我想照一张相片,以后我不在了,如果你想我这个妹妹了,就可以看看相片上的我。”

12月10日,马玉彬从医院借来数码相机。郑谨玲特意打扮了一番,双手打着V字手势,努力的微笑,最后还是忍不住掉下泪来。

12月11日下午,马玉彬在准备开封募捐的事,郑谨玲的二姐郑玉莲打来电话,让他回到医院,因为郑谨玲又在念叨他了。回到病房,马玉彬安慰谨玲说:“我不会离开你,你还记得上次我回上海时那个约定吗,很多人都说我不会回来,我不是回来了吗?哥哥会永远陪伴在你身边的!”马玉彬把枕头垫在郑谨玲的身后,因为她说这样会更舒服些。马玉彬看着她毫无血色的脸,一直安慰她“要坚强些”。郑谨玲努力地微笑着点头。

12月13日上午10时,郑谨玲的病情再度恶化,呼吸微弱,出现了病危症状。看着郑谨玲痛不欲生的样子,医生护士都哭了,大家都愿意帮郑谨玲分担痛苦,可是,想尽各种办法还是无济于事。郑谨玲意识到,自己可能马上就要离开人世了,可此时马玉彬刚从商丘办事回到开封汽车站。她挣扎着扭转了头,盯住了枕旁的手机。

二姐郑玉莲马上就明白了她的意思,拨通了马玉彬的号码,然后把手机放在妹妹的耳畔。郑谨玲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哥哥,谢谢你陪我走完最后的时光,这一生有了你这个哥哥,我知足了!”

电话那端的马玉彬哭喊着说:“小玲,你等着我,千万等着呀,我马上就到了!”然后,马玉彬打的飞快赶回病房。然而,此时,他听到的已是哭声一片……

马玉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不禁仰天长叹:那个美丽如诗、纯净如水的妹妹真的去了另一个世界吗?他抚摸着郑谨玲渐渐冰冷的脸,泣不成声!他知道,妹妹再也不能喊他哥哥了,再也不能笑出声来了……

最后,马玉彬喃喃低语:“妹妹,你本来就是天上的天使,化成一只美丽的蓝蝴蝶,张开翅膀,乖乖地飞向天堂吧……”“玉彬弟弟,别哭了,小妹走了,也是一种解脱,有你这颗心,她知足了,她会在九泉祝福你的,我们一家也不会忘记你的……”郑玉莲含泪劝说着。

12月14日,郑谨玲在商丘火化以后,当天就被运回老家安葬了。

当晚,马玉彬含泪在商丘论坛上发了个帖子,悼念妹妹:无声的你走了/再也没有一阵轻风/可以吹起你的秀发/再也没有一只蓝蝴蝶/可以带走你的梦想/你浅浅的微笑消失在凄迷的初冬/天边的飞雁在为你悲啼/迷漫的星空也在悄然落泪/但愿今晚天上的繁星啊/可以照亮你归家的路/瑾玲妹妹,一路走好/但愿天堂里再也没有早谢的花朵……夜里,马玉彬在梦中看见自己身边萦绕着好多蓝蝴蝶,赶也赶不走。他惊醒了,他知道妹妹真的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蓝蝴蝶!

12月18日,按照郑瑾玲生前的遗愿,马玉彬和二姐郑玉莲一起,把剩余的1万元捐款转交给了商丘市四高的团委书记张坤,请他用这些钱帮助那些贫困学生。

虽然马玉彬没能挽救郑瑾玲的生命,但对于她的家人来说,马玉彬的恩情将终生难忘。郑家人把他当成自己家的一员,他们说:“要是没有马玉彬,小玲早就不在人世了。”临回北京前,马玉彬表示,以后,不管在哪儿,不管有多远,他都会经常来看郑谨玲的父母,替郑家分忧解难……

12月25日圣诞节这天,已回到北京的马玉彬给记者发来一条短信:“希望人人都来关心身边的‘谨玲’。让我们不只是同情与感动,而是用行动来证明我们是博爱的化身。世界需要每一个人的爱,有爱的世界才会更温暖。” □(选自《知音》2 月月末版)

浏览更多知音好文,敬请关注:知音网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