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笙 歌:壮观沉雄的凤岗碉楼

(2008-01-08 17:27:09)
标签:

08-01-07八版-3

杂谈

壮观沉雄的凤岗碉楼
文·图/笙 歌

 

笙 歌:壮观沉雄的凤岗碉楼

 

  东莞凤岗镇的碉楼有一百二十余座,与毗连而居的开平碉楼互为辉映,无分轩轾。
  凤岗镇的碉楼,青灰苍赫,一对檀木门紧紧关闭着,仿佛在刻意封锁历史的尘埃。两个碗大的铁环被一把炳形箭状的铁钎牢牢锁扣着,均已锈迹斑斑。上面驳落铁屑留下的浅浅伤孔,有如管窥岁月尘烟的眼眸。
  灿烂灼热的阳光照不进这古寂的碉楼,这碉楼旧事湮没在时光厚厚的帷幕里。对着斑驳陆离的墙壁诉说着曾经风花雪月的红尘逸事。
  碉楼墙体均为石灰、粘土、砂石加糖水、糯米混合拌料,待发酵七日后再用黄牛浆踩均匀,然后用杉木板夹墙,舂实而成。墙体异常坚固,底层厚度一般在一点二米以上。建一个碉楼,大约需耗资一千大洋,费时两年。
  清末民初,时局板荡,盗匪横行,民不聊生。归来的华侨为了保护血汗之财,只好筑碉而居,以防不测。
  抗战时期,倭寇进村扫荡。村民隐于碉楼,奋起而击。矮鬼恼羞成怒,枪弹横飞,卟卟如雨,然碉楼只划了一点点弹影儿,恰如挠痒。碉楼成为当时村人的避难抗敌之所,实是居功至伟!
  望着弹痕累累的碉楼,一种崇敬之情沛然而起。我们的先辈,不知如何调出这种独特的配料之方?用灰用泥用砂倒还罢了,居然还用糖用米!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发明么?!这些软而粘糊的东西,一旦揉合舂实,竟能使之坚逾钢铁,猛烈的枪炮竟也奈何它不得,这难道又不是伟大的奇迹么?!

 

笙 歌:壮观沉雄的凤岗碉楼


  碉楼的楼顶,各有造型。但有一点相同的,便是均揉合了中土西洋的风格。
  青石铺成的弯弯曲曲的小巷,两壁的古宅,青苔发出淡淡的清香,我步行在这陈旧岁月阡陌的古道上。
  碉楼,是如此的壮观沉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