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08-01-07八版-1杂谈 |
来到丹巴县城,当你游览了大渡河上游的风光后,还应该去看看有名的丹巴碉楼。著名藏学专家任乃强先生六十多年以前在《四川上古史新探》中有这样的描述:“在一山弯的斜坡上,依山临水,外人不易至。隔江望去,有数十高碉参天,恰似上海浦东工厂之烟囱林,为金川地一大奇观。”这就是丹巴。
丹巴素有“千碉之国”称誉,全县都有碉楼分布,且主要集中在河谷两岸,或三五个一群,或独立于山头。碉与碉之间相互呼应,依山成势。在碉楼集中的地方,数十座碉楼连绵起伏,形成蔚为壮观的碉楼群。这些灰黑色的高大石头作品,每一座都经受了百年风雨,棱角分明地巍然屹立。站在碉楼下,会恍惚感觉在历史隧道里迷失了自己。
据考证,这里的古碉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自然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神秘的传说。古碉以泥土和石块建造而成,外形美观,墙体坚实。古碉大多与民居寨楼相依相连,也有单独筑立于平地、山谷之中的。古碉的外形,一般为高状方柱体:有四角、五角到八角的,少数达十三角。高度一般不低于10米,多在30米左右,高者可达50到60米。从用途上看,有用作战争的防御碉,传递情报的峰火碉;有用来求福保平安的风水碉;避邪祛祟的伏魔碉。据先辈传说,建造古碉一事,不可人为,须得神传仙授。造碉前还得卜卦、合气运,否则,反受其害。当地人们也因此相信,建造古碉非同一般的修房造屋可比,免不了一番惊天动地。
丹巴的碉楼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性别,性别是通过木梁的位置来区别,女性碉楼的木梁露在外面,时间长了会发黑,所以女性碉楼的楼身上有一道一道的黑色痕迹,而男性碉楼的木梁在内部,不外露,所以没有痕迹。
北京香山一带,至今仍有丹巴古碉的遗址。传说,那是乾隆年间清军出兵大小金川路经丹巴时,看见如此绝妙的建筑和不可思议的防御性能,而画其图带回北京依样建造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