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廷献:大道至简——从“阿拉伯数字”说起

(2008-01-08 10:54:22)
标签:

07-12-31七版-4

杂谈

 夏廷献:大道至简——从“阿拉伯数字”说起

大道至简
——从“阿拉伯数字”说起


夏廷献

 

夏廷献:大道至简——从“阿拉伯数字”说起 

  到欧洲国家旅游观光看景,不管走到哪里,无时无事不直接间接地接触到“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时间、车次、航班、楼层、货币、商品规格价格等都少不了数字。尽管各国的读音不一样,但写法一样,含义一样,计算方法也一样。可谓“世界语”。
夏廷献:大道至简——从“阿拉伯数字”说起夏廷献:大道至简——从“阿拉伯数字”说起夏廷献:大道至简——从“阿拉伯数字”说起夏廷献:大道至简——从“阿拉伯数字”说起

  每日被数字包围,在数字中旅游,在数字中生活,不由地便想起了“数字问题”——它的源头及传播。
  世界各民族在创造文字初期,基本走的都是“象形”路子,数字类符号文字是最先创造的。先民在“结绳记事”不能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狩猎农耕生活——“计算问题”后,由“掐十个指头计算”受到启发(或是受到木棍类事物启发)发明了从一到十的数字和计算方法,并由此逐步形成了数学这门基础学科。
  资料介绍,如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是印度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时期发明的。公元750年左右,印度一位天文学家拜访了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今日伊拉克首都),将随身带来的天文表献给了国王。把1到0的数字以及十进位的计算方法,也介绍给了阿拉伯人。因印度数字和计算方法简单方便,阿拉伯人主动放弃了他们原先作为计算符号的28个字母,欣然采用了印度数字。当时,欧洲科学水平比阿拉伯低,学者们通过从阿拉伯传来的书籍,获得科学知识。他们误以为从1 到0的数字是阿拉伯人的发明,于是就称其为“阿拉伯数字”。事隔多年,人们知道了是印度人的首创,但已经习惯了“阿拉伯数字”称呼,于是将错就错,不再改动了。
  说起来,中国先民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发明了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考古发现五六千年前的陶器上已经有数字纹饰或刻痕), 比印度发明的1234567890时间还要早几千年。中国数学在先秦、西汉时期(公元8年之前)已经相当发达,其代表著作《九章算术》已经对分数理论、比例算法、盈不足算法、开方法、线性方程组解法、正负数加减法则及解勾股形算法等作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阐述。但为何没有传播到欧洲乃至全世界呢?
  我想到了老子“大道至简”的话。只有至简才能传播大道啊。
  中国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创造的是不错的,看起来也很简单,但没有达到“至简”。除了“一” 是一画,其余都是两画以上。而印度数字1234567890,除了“4”字是两画,其余都是一笔可以写成的一画。1234567890——十一笔可以全部写完。而要写中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则需要二十七笔,比前者多出十六笔。假若要写大写的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那就不知道要多出多少笔了。1234567890,排列组合起来可以表示所有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还需要有百、千、万、亿、兆等文字配合才能表示所有数。这么一比较,就明白中国数字、数学为何难以走出国门了。以至于到了近代,中国人也普遍接受了“阿拉伯数字”。离开了这些数字,不仅无法进行数学计算,也难以维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了。

夏廷献:大道至简——从“阿拉伯数字”说起  还有一点需要说的是,印度数字1234567890可以横列,适应西方人用硬笔从左到右书写习惯和阅读习惯。中国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半个世纪之前是用毛笔竖写的,难以适应西方人的书写和阅读习惯。
  生活离不开数学。人的天性是喜欢用最简单最方便的数字符号进行计算。有一笔可以写成的数字符号,决不会采用两笔以上才能写成的数字符号。中国文字——数字符号的复杂性影响到它自身和数学成就的传播。当然也有地域、政治等因素的作用。
  据说,印度数字传到欧洲之前,欧洲人用的是罗马数字(如今在有的钟表上还可以看到)。当欧洲有识之士决定采用“阿拉伯数字”时,遭到了基督教教会势力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是来自“异教徒”的知识。但1234567890以自己“至简”的强大魅力战胜了教会势力和相对繁琐的罗马数字。最终教会也不得不采用了。1202年,意大利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数学书籍《计算之书》,标志着“阿拉伯数字”在欧洲使用的开始。
  中国数字、数学虽然在印度数字传到阿拉伯的时代没有传播开去,但在传播“阿拉伯数字”上也作出了贡献。十四世纪,中国印刷术传到欧洲,加速了“阿拉伯数字”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推广与应用。
  文字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基础,是“文化力”的第一要素,是“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当我们今天希望向全世界展现中国“软实力”营造和谐世界时,想一下印度数字是如何风靡世界的,也许可以从中受到有益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