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07-12-17八版-4杂谈 |
泰山,“天人合一”的最高典范
文/李传旺
“天人合一”是泰山的一大特色。泰山把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达到极高的美学意境。先民们按照中国传统的山水观的理念,把富有美感的自然景观同民族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价值更高、内容更丰富、自然与文化相互渗透、浑然一体的独特的泰山景观。
泰山的古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地理环境的巧妙利用。在古代建筑艺术手法中,紧扣泰山雄伟庄严的主体形象,刻意创造与自然造化和谐的意境,通过对地理环境的巧妙利用,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
如泰山南天门的建筑,无论是位置的选择,还是建筑艺术的创造,都生动地体现了自然“天门”有“境”,人工“天门”有“意”,意与境的高度融合,这是中国古代园林山地建筑的杰出典范。
现存的坐落在岱顶的碧霞祠建筑群,始建于宋代,后历代多有重修,为泰山老奶奶的上庙。以照壁、双重山门、香亭、大殿为中轴线,左右分列东、西神门,钟鼓楼,御碑亭,东、西配殿,结构严谨,布局紧凑,因山就势,将天街盘道挽于庭中,让游人穿越庙内前院,才豁然见到泰山极顶的全貌,产生先抑后扬的效果。正殿365垄铜瓦盖顶,象征一年365天,配殿和山门均为铁瓦,庙内神像为铜铸,院中有铜碑,东西对峙,并有铜铸千斤鼎、万寿楼等,均为明代铸造。整个建筑群,乃中国高山建筑的杰作。
泰山现存的26座古建筑群大部建在山谷中,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翠峰环抱,相互衬映,殿宇廊庑,古刹钟声,有步步登天,出尘离世之感。
泰山南坡因受北东东向的云步桥断裂、中天门断裂、泰前断裂三条正断层发生的阶梯式降落的影响,形成了南天门、中天门、一天门等十分明显的三大台阶式地貌景观,古人充分利用这三层大的台阶式地形,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形成了从蒿里山到岱顶的地府、人间闹市、天堂仙境的三重空间的历史文化轴线,把泰山南坡从红门到岱顶的三个台阶式地形,改造成进入天堂的一天门、中天门、南天门的意境,过了南天门,就进入了天街仙境,使泰山的美学价值达到了崇高的境界。从这条道路步行上山,必然有种步步登天、渐入仙(天)境的感觉。泰山还有大量的摩崖石刻和碑碣,但都处理得与周围环境协调和谐统一,融为一体。
当泰山出现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官员面前时,使他们异常震惊,给予泰山极高的评价:“列入世界遗产的或是自然遗产,或是文化遗产,很少有双重价值遗产在一个保护区的。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了,这意味着中国贡献了一种特殊的、独一无二的遗产,它使国际自然协会的委员们大开眼界。泰山使我们认识到必须重新评价自然与人的关系。”于是,泰山便成为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为一体的双遗产。
总之,泰山是一部简明的华夏文化史,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此文为《独具特色的世界遗产——泰山》一书的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