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何老师谈WCDMA和中国联通的前景

(2009-01-13 00:22:23)
标签:

电信

wcdma

中联通

诺西

爱立信

it

分类: 通广时评

 

1月12日下午,就WCDMA和联通的发展前景问题,我请教了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何廷润老师,由于技术问题没能留下录音,通过记忆梳理一下何老师的一些看法吧。

 

联通现在比较沉稳

 

何老师说,“联通比较沉稳,原因有三:一是W最成熟,无须担心网络、设备、终端等产业链问题;二是全球用户最多,3G业务也成熟,只要拿来用就行;三是G网用户已达1.6亿,不像电信仅有2800万C网用户那么着急,稳居中游没问题。”

 

我的感想:WCDMA在全球的成熟商用这一点大家都认同,不像现在TD因为是我们自主创新的产物,缺乏成熟的商用经验,这一点WCDMA比起其他两个标准来,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中联通在三大运营商中间,用户比中移动少,但比中电信多,它的移动用户还在增加,所以联通可以沉得住气,升级G网,建设WCDMA网络。

 

联通“跟随”战略要提防“冷水煮青蛙”

 

何老师观点:“WCDMA全球用户最多,3G业务也成熟,只要拿来用就行。”他认为,联通在WCDMA建设上存在“跟随”,但小心成了“冷水煮青蛙”,不知不觉地就落后了。现在还行,但五六年后就有差距了。

 

而在此时,中移动因为TD的不成熟正在无线网、核心网等方面进行自主研发,何老师认为,如果中移动在这些领域的研发取得成功,可以像沃达丰、德国电信等海外运营商那样主导产业链的发展。

 

我的感想:正因为WCDMA的技术成熟,中联通奉行“拿来主义”可以把它的3G网络建好,但这一点让中联通很容易陷入亦步亦趋的境地。在以后发展WCDMA的时候,同样要有前瞻性的眼光,不能别人有什么,我们就拿来什么,或许将来的WCDMA领域也有很多“中国制造”。

 

合同量并不等于实力

 

谈到产业链上的设备厂商,何老师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注意的观点:爱立信、诺西这些老牌的海外的WCDMA厂商,无论从设备上还是服务上都是有非常强的实力。我国的中兴、华为在去年合同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但合同量不等于实力强。比起海外厂商,在商用经验上有一定的劣势。

 

我的感想:单单以合同量论英雄是不够客观,还是要综合考虑。爱立信、诺西这些海外厂商在WCDMA上积累的经验,这些优势会在中国的3G建设中进一步显现。毕竟像爱立信这样在全球占有53%份额的公司,在中国的WCDMA招标中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有报道说,目前,联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对丰富的海外建网经验尤为关注。“简单的建网数并不证明实力,网络规模和应用等细节更值得考察。”反馈数据显示:爱立信WCDMA基站应用于全球109个HSPA商业网络;诺西拥有117个商用WCDMA网络,108个开通HSPA;截至9月,阿朗WCDMA基站累计发货量8.9万个,今年上半年市场份额15.8%,稳居前三。但“中国力量”体现了日益明显的后发优势。

 

中联通沉住气内部整合

 

何老师认为中联通但也有难言之隐:一是重组后内部融合最难,二是至今没拿出令人鼓舞的规划,三是2G频率太少。”

 

我的感想:联通重组半年,主要忙内部整合,我们可以看到中电信“天翼”、中移动G3都高调亮相了,但中联通刚刚发布自己的发展规划,看起来比较慢了。

 

何老师认为,中联通忙整合,先把内部整好,沉住气再发展网络也没问题。

 

问及频谱的问题,这是何老师的老本行,但因为之前同事梁臣已经就频谱问题采访过他,也就不想再就此事麻烦他,自己做些功课有了问题再问更好一些。

 

不过就中联通在争取国家扶持的这个问题上,何老师认为,如果可以争取到800M的一些频段会更好。因为现有的频段不够联通G网升级。如果想发展WCDMA,要在频段上获得政策支持。

 

网通宽带的资源的融入有利于3G建设

 

问何老师,网通的宽带资源让无线和有线相加,是否会对联通在业务的丰富程度有很大帮助。我的想法集中在业务层面。何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

 

但之前何老师接受采访时认为,WCDMA建网后联通将具备Femtocell(飞蜂窝)部署的核心网条件,同时原中国网通的IP宽带网已经覆盖北方大部分城市和南方部分城市,因此无论是网络承载还是网络架构,新联通部署Femtocell的条件都已经具备。

 

这一点我觉得可能是更是联通网通融合的优势,让中联通也有自信。

 

建3G网要注重室内覆盖

 

之前有个很简单的疑问一并问何老师,为什么在GSM建设上,基本上是同样的设备厂商提供给中移动和中联通,但两张网络的质量不一样?

 

何老师认为,中联通的G网不理想,主要是“两网互搏”,除此之外,中联通在室内覆盖上做的没有中移动好,因为大多数通信业务是发生在室内的。

 

我的感想:中联通把C网卖给了中电信,结束了“两网互搏”的历史,3G建设上应该重视室内覆盖。

 

要存量市场还是增量市场?

 

何老师认为,中移动有4.5亿移动用户,因为TD发展不成熟,中移动要保证2G存量市场,“用户不能放”,而中联通重点应该发展3G用户,在“增量”市场上下功夫。

 

我的感想:中移动有存量,中联通看好“增量”。存量让中移动能沉得住气,增量让中联通消弥2G的劣势,从而吸纳更多的用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