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绘本观摩课实录

(2011-11-03 15:54:33)
标签:

婺源

绘本

活了

一百万次

的猫

实录

陈金铭

教育

分类: 教研信息

《活了100万次的猫》课堂教学实录(全课)

执教:陈金铭    录音整理:王村中心学校 郑永红

第一课时

一、笑侃名姓,拉近距离

(主持人介绍网名叫阿牛)

师:听说你们是六(5)班的同学,对不对?

生:对。

师:刚才主持人在介绍我了,看谁的耳朵尖,听到我姓什么吗?

生:阿牛。(笑)

师:其实,我的网名确实叫阿牛。我姓什么呢?我总不能姓阿吧?

生:牛。(笑)

师:是牛还是刘啊?刘,我还真不姓刘,谁知道我姓什么呢?

生:王。(笑)

生:程。

师:对,读音接近了,不是程,是陈,陈旧的陈,陈腐的陈。好,我们认识了。今天呢,陈老师和大家一起上节课,我们先来聊聊天,好不好。家里养猫的同学请举一下手。

(有两位学生举手)

师:哦,有两位爱猫人士,我先来问一问这位女同学,你喜欢猫吗?为什么?

女生:喜欢,它小巧可爱。

师:好,那位男同学呢,你喜欢吗?为什么?

男生:喜欢,因为它可爱机警。

师:还有吗?

师:哎呀,他大概在想,这老师真麻烦,喜欢就喜欢嘛,还要这么多理由干什么,对吧。(指另一男同学)你是什么理由喜欢它?

生:因为它很可爱、机警和听话。

师:对,因为小猫确实有这些特点,所以很多导演啊就把猫搬到了影视作品当中,甚至搬到了网络游戏当中,我们先来认识几只猫,好不好?

【简评】陈老师以自己的和蔼、平易,与学生笑侃自己的名姓,瞬间拉近自己和孩子们的距离。

二、展示猫趣, 打开话匣

投影出示:卡通猫

师:好,猜一下,这是什么猫?

生:卡通猫。

师:这只猫有什么特点呢?

生:会说话。

生:会说话,它总抓不到老鼠。

师:抓不到老鼠,还给老鼠戏弄。

生:很蠢。

生:它和人一样会站立。

生:它虽然抓不到老鼠,却愈败愈战。

师:它虽然抓不到老鼠,但却是尽忠职守的好同志。

投影出示:加菲猫

师:好,我们再往下这是……

生:加菲猫。

师:这只猫有什么特点呢?

生:爱吃零食。

生:它很贪睡。

生:还很胖。

师:说话真简洁,我也很心惊。

生:会抓老鼠。

生:还很搞笑。

师:好,我们再看下一位。

课件出示第三只猫。

师:这只猫有什么特点?

生:勇敢聪明

生:英勇神武

师:这是形容公安干警的才能。

生:机警。

生:做事果断。

师:是我们公安干警的好同志。

课件出示:叮当猫

师:叮当猫有什么特点吗?

生:它有一个什么都可以拿出来的口袋。

生:它是一只机器猫。

生:它热心帮助别人。

师:品质不错。

生:它的尾巴被老鼠咬掉了。

师:挺搞笑。

生:它很怕老鼠。

生:它非常喜欢吃铜锣烧。(笑)

师:吃的东西还挺蹊跷。

投影出示第五只猫。

师:这只猫呢?这只猫可能大家认识的比较少一点,它叫什么呢?

生:他和第一只猫一样也叫汤姆。

是:它也叫汤姆。这只猫大家可能不熟悉了,我们可以来看看它,好不好?

课件播放动画:汤姆被打晕后,喝饮料,唱神曲忐忑。(笑)

师:这只猫老弟有什么特点?

生:非常搞笑,好玩。

生:(答前清嗓)

师:我以为你要作报告,还先清嗓。(众笑)

生:这只猫像只复读机,还会唱歌。

师:因为这些导演辛勤的劳动,所以这些形象深入人心,大家记住了它。不单是在影视作品当中,网络游戏当中会出现猫的身影,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猫的形象,比如说中国作家老舍先生写过《猫》,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写过《我是猫》这篇文章。

【简评】这一只只教师精心准备的可爱的小猫咪一箭双雕,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课堂上,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课堂学习;特别是动画猫咪汤姆的设计让孩子们感觉好玩搞笑,为整个课堂创设了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自由惬意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三、猫之生命,屡遭轮回

出示绘本故事

师:今天我们也来认识另一只猫-------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这是一个绘本故事。读绘本故事呢,要看文还要看图。你看看图,再看看题目,猜一猜,这只猫会是怎样一只猫?

师:你觉得它会是一只怎样的猫?

生:它会是一只神奇的猫。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活了一百万次。

师:我们人是做不到的,嗯,神奇。还有吗?

生:我觉得它是一只马虎的猫。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既然活了一百万次,就证明它死了一百万次。

师:哦,死了那么多,比较马虎,是吧。大家的猜想对不对,让我们来走进故事看一看,好不好。

师继续出示绘本故事。

师:前面同学能看清吗?后面看不清的可以在前面同学读的时候走到前面看一看,好吧。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好不好。请这位同学。

生:有一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它死过一百万次,也活过一百万次。它是一只有老虎斑纹,很气派的猫。有一百万个人疼爱过这只猫,也有一百万个人在这只猫死的时候,为它哭泣,但是,这只猫却从未掉过一滴眼泪。

师:读的一个字也没有错呀,不简单,平时朗读水平挺高的吧!(生摇头)呦!还挺谦虚。

师:陈老师能不能再提一个要求啊,因为它是一个故事,故事如果要像读课文那样,就不好玩了,是不是?应该讲,讲比较好玩。谁再来用讲的语气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生:(用讲的语气)有一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它死过一百万次,也活过一百万次。它是一只有老虎斑纹、很气派的猫。有一百万个人疼爱过这只猫,也有一百万个人在这只猫死的时候,为它哭泣,但是,这只猫却从未掉过一滴眼泪。

师:我觉得应该给他掌声。第一,在别人不敢说时,他率先说,勇气可嘉;第二,他确实有讲的味道在里面,不是一定要那么慷慨激昂,抑扬顿挫,而是像说话那么自然。

师:这是一只漂亮的虎斑猫,他死的时候有一百万个人哭过,可是它一次都没哭,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往下看。

师:(读第二节诗)有一次,它是国王养的猫,它讨厌什么国王。国王很会打仗,一年到头都在打仗,他把猫放进一个特制的篮子里,带着它一起上战场。有一天,猫被飞来的乱箭射死了,国王在激烈的战场中,抱着猫痛哭。国王无心打仗了,他回到城堡,把猫埋在城堡的花园中。

师:我想问问这位爱打仗的国王喜欢这只猫吗?

生:喜欢。

师:证据在哪里呢?

生:因为猫死了,他仗也不打了。

师:第一条理由。

生:猫死了,他仗也不打了,而且还抱着猫哭了起来。

师:不但不打仗了,而且哭了,第二条理由。

生:国王打仗还带着猫。

师:打仗这么重要的事情,他还是带着这只猫,第三条理由。

生:猫死后,他把猫埋在了王宫的院子里。

师:他还把猫埋葬了,第四条理由。还有吗?

生:打仗时国王把猫装进漂亮的篮子里带在身边。

师:还给它做了个非常漂亮的篮子,可见国王非常喜欢它。刚才几位同学讲得非常好!仗都不打了,抱着猫就哭了。我想问问,平常咱们见过一般都是谁比较爱哭,流眼泪?

生:女孩子。

生:我觉得是小孩子,小孩子都爱哭。

师:小孩爱哭,女孩也爱哭,男人爱哭吗?

生:不。

师:很好!国王是谁呀,是男的,并且还是男人的头,对吧?他抱着猫哭了,这正说明他对这只猫那真是非常喜爱的,是不是?可有一个问题呀,猫讨厌什么国王,这是为啥呀?

生:因为国王是它的主人,国王要管理国家大事,不会陪它玩。

师:国王不会陪它玩吗?打仗都带在身边呢,对不对,可见是陪它玩的。

生:国王他要管理国家大事,晚上才见到,平时陪它的时间很少。

师:你猜可能会是这样吗?我觉得国王喜欢它是真的,可能不会做那样的事去疏远它。再想想。

生:因为国王打仗把它带在身边,被乱箭射死了。

师:现在你知道它为什么讨厌国王?

生:因为打仗的时候国王带着它,箭会把它射死。

师:打仗危不危险?

生:危险。

师:会不会死人?

生:会。

师:你喜欢我,打仗还把我带在身边,你想干什么,是不是?是这样的吗?好,这是第一个故事。我们接着往下看。

课件出示第二个故事。

师:(讲述第二个故事)有一次,猫是水手养的猫。它讨厌什么水手。水手带着猫,游遍世界的大海和港口。有一天猫从船上掉到水里,猫不会游泳,水手赶紧用网子把它捞起来, 可是,猫已经成了“落汤猫”淹死了。水手把像条湿布的猫抱在怀里,放声大哭。后来,他把猫埋在遥远港都的公园里。

师:水手爱猫吧,可是猫讨厌什么水手,为什么呀?

生:猫不会游泳,万一掉下水怎么办?

师:有道理,明明知道我不会游泳,还带着我在海上走,是不是?

生:猫可能晕船。(笑)

师:人都晕船,猫也不能例外呀,对不对,吐得乱七八糟,多难受啊,所以它讨厌做水手的猫。往下看。

课件出示第三个故事。

师:(讲述第三个故事)有一次,猫是马戏团魔术师养的猫,它讨厌什么马戏团。魔术师每天都把猫放进箱子里,然后拿锯子把箱子锯成两半。当他把毫发无伤的猫从箱子里取出来的时候,观众都高兴得拍手叫好。有一天,魔术师一不小心,真的把猫切成了两半。魔术师的两只手各拎着半只猫,放声大哭。没有人拍手叫好了。魔术师把猫埋在马戏团小屋的后面。

师:问题又来了,他为什么讨厌这个魔术师,不愿做他的猫?

生:因为变魔术是个很危险的戏法,他总是把它放进箱子里当道具,万一失手,真把猫锯死了。

师:担心的事情还果然真发生了,最后真的就失手了,可见,真是很危险。还有吗?

生:魔术师不管猫的死活,把它当成道具变魔术,用它的危险来换观众的掌声。

师:哎呦,这人不得了啦,用别人的危险换来了观众的掌声,把猫当成了一个工具,这样的主人能要吗?能喜欢吗?肯定要讨厌他,对,讨厌他。既然他这么危险,我们不喜欢它,我们就换一个吧。

课件出示第四个故事。

师:这次谁来读一下?

生:(读故事)有一次,猫是小偷养的猫,它讨厌什么小偷。小偷总是带着猫在黑暗的街道上,像猫一样轻手轻脚地走路,小偷只到养狗的人家去偷东西,趁着狗对猫汪汪叫的时候去撬开金库。有一天,猫被狗咬死了,小偷把猫和偷来的钻石,统统抱在怀里,在黑暗的街道上一边走一边放声大哭,回到家以后,他把猫埋在小小的院子里。

师:有讲故事的味道,真不错!那这次为什么猫不愿做小偷的猫呢?

生:因为偷东西是一种犯罪,被警察抓到怎么办。

师:那不被警察抓到不行吗?

生:不行,因为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东西要靠自己去争取,不能去偷别人的。

师:跟这样的主人不行,是吧。

生:因为小偷不顾猫的死活,让猫去引狗,自己去撬保险箱。

师:哎,这是问题的关键,对吧。

生:因为猫每次去引狗都会有一种恐惧感。

师:哎呀,天天把自己送在死敌的面前,这活不好干,这事不好玩。既然太危险,那我们再换一个。

课件出示下一个故事。

师:这次好啦,不危险啦,它成了谁的猫了呢?

师:(讲述这个故事)有一次,猫是孤独老婆婆养的猫,它讨厌什么老婆婆。老婆婆整天抱着猫,坐在小小的窗边往外看,猫整天躺在老婆婆的腿上,不是睡觉,就是打盹,终于,猫年纪大了,死了。皱巴巴的老婆婆把皱巴巴的老猫抱在怀里,哭了一整天,老婆婆把猫埋在院子里的一棵老树下。

师:这次它是老死的,没有意外,它是不是比较幸福啦?他愿意做老太太的猫吗?

生:不愿意。

师:那既然不危险啦,老太太对它这样,它为什么不愿做老太太的猫呢?

生:因为不能出去玩了,没有自由了。

师:对呀,失去了自由比什么都可怕。

生:因为猫跟着老太太,老太太并没有陪它玩,它感到孤单。

师:老太太一个人很孤单,有了猫作伴照样还是孤单。

生:猫跟着老太太很无聊,天天做一样的事情,看一样的风景。

师:所以活了很长时间等于活了一天,既然老太太不好玩,那换一个好玩的吧。

课件出示下一个故事。

师:(师讲述故事)有一次,猫是小女孩养的猫,它讨厌什么小女孩了,小女孩不是背着猫,就是紧紧地抱着猫睡觉,哭的时候,就在猫背上擦眼泪。有一天,小女孩背着猫,不小心,背带缠住了猫的脖子,把猫勒死了,小女孩抱着软绵绵的猫,哭了一整天,最后,她把猫埋在庭院里的一棵树下。但是,猫对死一点也不在乎。

【简评】没有刻意地提问,没有过多的要求,陈老师带着孩子们在边看图边聊天中,步步为营,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品读了故事。

四、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师:这只猫死了一百万次,那么大家猜一下,它还会做谁的猫呢?我们都带了纸和笔,我们自己来写一个,好不好,我们来写一个它最可能做谁的猫。在写之前,我们先分享想想有什么要注意的吗?比如说准备写几个自然段?有需要和大家交流的吗?写一个行吗?两个呢?

生:五个。

师:五个,有不同的吗?

生:我觉得写三个就够了。

师:是争取自己独创还是跟作者一样?

生:一样。

师:那我们来看一下作者前面写了几段,目测一下文章用了几个自然段?

生:六段。

师:现在我们知道啦,我们大约要写几个自然段,五个,六个,七个都可以。还要注意什么?

生:语句要通顺。

生:我觉得要写出主人对猫的喜爱之情,还有猫死的具体情况要写清楚。

生:我觉得要写出猫讨厌它的主人。

师:了不起,这是对其他同学的又一个很好的补充,还有吗?比如说当猫死了以后它的主人在哭的方面一样吗?我们来看,前面几个故事当中,国王怎么哭的?

生:抱着哭了起来。

师:水手怎么样?

生:大声的哭起来。

师:魔术师怎么样?

生:放声大哭。

师:小偷呢?

生:在黑暗的街道上一边走一边哭。

师:老太太呢?

生:抱在怀里哭了一整天。

师:小女孩呢?

生:抱着软绵绵的猫哭了一整天。

师:这几个人哭的不一样,对不对?你发现了有什么秘密吗?作者是精心安排的,有秘密。

生:写的这些人都非常的伤心。

师:他们伤心地程度一样吗?

生:一样。

师:哭了起来,大声的哭了起来,哭了一整天。

生:我觉得不一样。因为哭了起来是非常轻度的哭,大声的哭是非常非常的伤心,哭了一整天应该是哭得眼泪都流干了。

师:他悟到了,他悟到了,是不是。再往下想是谁哭了起来,是谁大声地哭,是谁哭了一整天,有什么秘密吗?

生:是国王哭了起来,水手和魔术师大声地哭,师老太太和小女孩哭了一整天。

师:有区别吗?这个人的什么不一样呢?

生:身份不一样。

师:这几个人的身份不一样,所以哭的程度也就不一样,作者聪明吧。那我们写的时候,你选择了什么身份的人,哭的程度又不一样,明白吗?好,让我们赶紧动手写吧!

(生模仿写绘本故事,教师巡视指导)

【感受】

听着陈老师的课,感觉是在听一个有趣的故事,不经意的聊天中完成了所有的教学任务,着实轻松有趣。

课件出示一组学生熟悉的猫的形象后,陈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学生就聊开了,于是,每只猫的特点就这样清晰地呈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悄然间把学生带入了新课。不留痕迹,不加修饰,水到渠成。

文章以诗歌的形式出现,篇幅很长,且结构相似,若按部就班地讲解则显啰嗦、拖沓。陈老师巧妙地抓住了“虎斑猫啊虎斑猫,为什么你不想成为国王(水手、魔术师、小偷、老太太、小女孩)的猫?”这个关键问题,与学生聊着文章内容,循循善诱,虎斑猫的形象也随之跃入了学生的脑海中。

整个语文课堂,学生是那么的活泼可爱,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放松愉悦地学着。而陈老师则甘当铺路人,用精练而又不失幽默的语言为学生铺设了一条无形的直通知识殿堂的阳光大道。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陈老师的语文课堂!

 

 

 

 

 

 

《活了100万次的猫》课堂教学第二课时

实录

执教:陈金铭    点评:新安学校  方广渭

一、作品展示,巧引下文

生:有一回,猫做了科学家的猫,它讨厌什么科学家,科学家整天抱着猫做实验。有一回,科学家戴着口罩做实验,一不小心产生的毒气把猫毒死了,科学家抱着猫哭了一整天,第二天把猫埋在了科学楼后面的大树下。

师:给他掌声。(掌声)如果把他的这段话放在这个故事当中,我感觉你都分辨不出哪一个是作家写的,哪一个是我们的……汪海宁写的。了不起,请坐!(换一个学生)来,读一下。

生:有一回,猫是一个名师的猫,猫讨厌什么名师,名师每天上课都把猫带进课堂(众不断大笑)同学们一看见猫就兴奋起来,吵得猫得了失心疯,猫就被吵死了,名师整整哭了一个礼拜,然后把猫埋在一个安静的小树林里。(众哄笑、掌声)

师:还好,我没带什么猫进课堂啊,额……不过这个名师还不错,因为猫死了他哭了一个礼拜,挺有爱心的一个名师(众笑)。(请另一个学生读)

生:有一回,猫是一个主持人的猫,猫讨厌什么主持人,主持人整天在电视台里演讲,白天也是演讲,猫整天在家里走来走去,一会儿玩玩袜子,一会儿爬上床。一次,猫在主持人的床上睡大觉,主持人下班回来就扑向他的床,主持人一躺下去就感觉压到了什么东西,主持人掀开被子一看,猫被他压死了。主持人拎起被压扁的猫哭了起来,后来主持人把猫埋在了后院的花园里。

师:这个主持人不是我们刚才的主持人王老师吧?(众笑)因为这个主持人爱心明显没有刚才那个名师好。写得非常好,把猫怎么死的经过写得那么具体,也有当作家的潜质。我们再请最后一位同学。

生:有一回,猫是一位公主的猫,猫讨厌什么公主,公主天天帮猫化妆,猫天天都被人看着。有一天,公主给猫倒水喝,不小心把化妆粉给撒进去了,猫就被毒死了,公主抱着猫哭了一个上午,之后公主把猫埋在院子里的树底下。

师:额,听出来了吗?猫是怎么死的?不是我们高贵的公主毒死的,是我们爱美的公主呀化妆盒啊粉太多了,猫不小心吃了被毒死,是吧?刚才这几位同学读的过程当中,有一个词语,注意了吗?大家都有哪一个词啊?什么,诶,对了。猫讨厌什么名师,猫讨厌什么主持人,猫讨厌什么公主,猫讨厌什么科学家,我以为大家啊不会注意到这个小细节,当时我故意没讲,作者在文中用了“什么”,有的同学也用上了这个“什么”,这个“什么”好啊,好,确实,感觉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对吧?我管你是谁呢,讨厌你,对不对?同学们抓住了这个词,一下子就把这只猫的特点抓住了,漫不经心、毫不在乎的特点。我们来看看作家怎么写的,好不好?

生:好。

(学生这么多精彩的仿写,得益于陈老师之前带学生的细读,特别是写前老师对故事结构,作者的语气,人物身份的分析,以及哭的程度不同以及猫死于意外,不是主人弄死的细节指导,孩子的故事才会赢得了老师们的阵阵掌声,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

二、揣测文意,趣读故事

师:(投影出示绘本)好,睁大眼睛罗!读。

生:这一回,猫再也不是别人的猫了。,

师:咦,作家写的跟我们的不一样诶。他没有继续写虎斑猫做谁的猫,为什么没有写啊?

生:因为猫每次都做别人的猫,这样写会很枯燥,所以让他做一只野猫。

师:你同意作家这样子换一换吗?

生:因为猫每次都做自己不喜欢的主人的猫。

师:所以现在要换一换,对吧?

生:因为如果作家继续写虎斑猫成为谁的猫,就写不完了。

师:这只猫活了多少次啊?
生:一百万次。

师:一百万次啊!如果我们除了,把他是谁的猫谁的猫,再把我们同学写的加起来,这书有多厚啊!如果我们读完的话,在座的男同学恐怕胡子都长出来了,时间也太长了,是吧?所以作者选了几个人来写,对不对?选了几个人?六个人?哪六个?

生作答。

师:这六个人作者是随意选的还是精心安排的?

生:精心安排的。

师:那个“什么”是作者精心安排的,那么这六个人,怎么就是精心安排的呢?他怎么就没写有一只猫是什么名师的猫?恩?怎么就是精心安排的?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因为可以写出猫的死因,为什么会死。

师:死因,对吧?这只猫的死因,这是他的一个理由。还有其他的吗?国王,水手,魔术师,小偷,老太太,小女孩……国王是什么?

生:高高在上。

师:他的地位怎样?

生:非常尊贵。

师:地位很尊贵,小偷的地位呢?

生:卑微。

师:卑微,从人的心理上看……

生:小偷就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师:国王和小偷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是吧?再者,老太太从年龄上看?是……

生:是老人。

师:小女孩从年龄上看是……

生:是小孩儿。

师:好,有什么发现吗?

生:它们每一组都是形成不同的比较。

师:好像是,互相形成对比来着,还有吗?

生:它们写成了两对极端的。

师:还是对比,是不是?其实啊,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汇总起来啊,就是他选择不同身份的人,不同地位的人,不同年龄的人,不同性别的人,对不对?有没有?如果只选择,有一回是国王的猫,有一回是王爷的猫,有一回是公主的猫,有一回是伯爵的猫,行吗?不行!看来还是精心安排的,是不是?好了,我们接着往下看。这回猫不再是别人的猫,它成了一只自己的猫,它可喜欢自己了,怎么说呢?呵呵,有点儿自恋。虎斑猫成了一只野猫,它想要什么?

生:它想要自由。

师:它得到自由了吗?

生:得到啦。

生:它想要快乐。

师:快乐,它得到了吗?

生:得到了。

师:它还想要什么?

生:虎斑猫还想要无拘无束的生活。

师:得到了吗?

生:得到了。

师:好,现在一切的一切,遗憾都没有了,那……这个故事是不是就应该结束了呢?是不是应该结束了呢?你认为呢?

生:我认为没有。

师:还可能继续写什么呢?

生:还可能继续写虎斑猫抓到了什么。

生:还可能继续写虎斑猫变成野猫之后的生活。

师:现在呢,它是刚刚变成了野猫,变成野猫之后它会怎么样的生活呢?将会发生哪些事情呢?我们继续往下看,好不好?

师:继续说绘本故事。(不管哪知猫都想成为它的新娘,有的……它都不稀罕,我活了一百万次呢,它还是喜欢自己哦!)有个问题啊,它为什么不喜欢这些猫啊?这些猫那么喜欢它,给它送来了什么啊?鱼、老鼠,鱼跟老鼠是猫最喜欢的两样东西啊,还有花啊什么的,但是虎斑猫都不喜欢,多伤这些猫妹妹的心啊,对不对?(笑)为什么不喜欢啊?

生:因为它还是渴望自由。

师:跟这些猫在一起就不自由了吗?

生:因为它会管住它。(众笑)

师:原来这是一只“妻管严”的猫啊。(众笑)

生:因为这只猫是与众不同的猫,而其它的猫每只都是一样的。

师:因为这只猫经历坎坷,体验很多,所以一般的猫在它眼前啊都不稀罕,那就是过眼烟云,是不是?好,我们看,后面还会有怎么的故事发生?发生怎样的故事啦?师带生继续读绘本(只有一个猫看也不看它一眼,是一只美丽的白猫,猫走过去说……哦……第二天,第三天都……一天在虎斑猫在白猫面前翻了三个跟头……哦……虎斑猫说:“我呀活了一百万次”说到一半突然不说了,换一个语气说:“我可以待在你身边吗?”白猫回答:“好吧。”从此,它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里猫跟白猫的对话挺有意思,我们来读一读。“我,可是死过一百万次的喔!”“你还没活完一次吧?”“我曾经是马戏团的猫喔!”“我可是活了一百万次呢”你觉得虎斑猫在说这些话时心情是怎么的呢?

生:激动。

生:骄傲。

生:自豪,因为我活了一百万次。

师:谁也没法跟我比,是吧?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生:自恋。

师:呵呵,自恋,有道理。什么是自恋呢?

生:自己喜欢自己,太喜欢自己了。

师:女同学拿着镜子照啊照,这叫自恋吗?叫还是不叫?

生:叫。

师:有一点自恋,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这也可以原谅,是不是?但是像白猫这样太过分啦。我们再看虎斑猫这句话——我可以待在你身边吗?这句话读时是不是也应该读成它的自恋啊?还是应该读成骄傲啊?

生:不是。

师:那应该读成什么样呢?

生:害羞。

师:声音应该大还是小呢?

生:小。

师:你可以给我们读一读吗?

生读。

师:挺温柔、挺害羞。

生:我也觉得非常的害羞。

师:前面的自恋、骄傲,你觉得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你觉得为什么没有了?

生:因为这个时候它是祈求它的回答。

师:它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臣服在白猫的脚下。(众笑)我们来看白猫小姐这几声“哦”,该怎么读比较合适?

生:不搭理。

师:好,有个性!

生:无所谓。

生:觉得它有什么了不起的。

师:有什么了不起的!是的,无所谓。

生:不稀罕。

师:不稀罕。

生:就是不关它的事。

生:活了一百万次又怎么样?

生:很随意。

师:那么这个“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不好?我来读虎斑猫的话,“我可死过一百万次呢!”
生:哦。(众笑)

师:你还一次都没活完吧?

生:哦。

师:我呢,还当过马戏团的猫呢!

生:哦。(众大笑)

师:我可活了一百万次……我……可以待在你身边吗?(众笑,掌声)这样读是不是更加好玩啊?事情往下发展,发展到虎斑猫和白猫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我们不禁要问:这位活了一百万次的老兄怎么喜欢上这只白猫了呢?

生:因为这只白猫与众不同。

师:白里透红,与众不同。(众笑)

生:因为白猫它有个性。

师:有个性。

生:我觉得虎斑猫喜欢它的原因就是因为白猫不稀罕它。

师:虎斑猫喜欢它的原因就是白猫……不稀罕它。

生:和别的猫不一样,别的猫都非常非常喜欢它。

师:别的猫都犯贱,是吧?(众笑)

生:这只白猫不和其它的猫一样人云亦云。

师:这个很好啊,不和别人一样,不像别人人云亦云。

生:这只白猫和黑猫都十分的与众不同,十分匹配。(笑、掌声)

师:这一白一黑,是郎什么女貌啊,不是豺狼啊,是郎才啊。(笑)确实,别的猫啊,一般

献殷勤没用。白猫的高傲,白猫的小个性,不人云亦云,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的虎斑猫,所以它就爱上它啰!爱上以后怎么了呢?生了许多小猫啊。(笑)再也不说我活过一百万次啦,也不再只喜欢自己了,它喜欢白猫和小猫们胜过喜欢它自己,是一个好男人、好父亲!小猫们渐渐长大了,一个个独立生活了,白猫喉咙里发出了……咕噜,虎斑猫也发出咕噜声,有谁可以来学一学啊?

生学。

师:你以为那是滚石头呢?还咕噜咕噜……(笑),是咕噜咕噜,轻柔一点,那是一只高傲美丽的白猫小姐,不能那样的咕噜咕噜,白猫慢慢的老了,虎斑猫对白猫比以前更温柔了,嗓子里也发出了咕噜咕噜,这个咕噜咕噜比白猫要粗些,男人嘛。它多希望白猫能够永远的活下去啊,有一天,白猫静静地躺在虎斑猫的怀里走了,我们的虎斑猫眼里流出了大滴大滴的眼泪,从早上一直哭到晚上,一直哭,一天中午的时候它的哭声停止了,静静地一动不动地躺在白猫的身边,再也没有活过来……(沉默片刻)为什么它再也不活过来啦?不着急回答,我先商量商量,讨论讨论,好不好?……好,它为什么不再活过来啦?

生:我觉得它是很喜欢白猫,它很希望和白猫永远的在一起,它不想再活过来,可能做别人的猫了,也不想变成一只野猫,单独地过一生,因为它更爱白猫。(掌声)

生:因为她生命中已经有一个白猫了,而且它们还有了很多很多的孩子,它不想再离它们而去了,它不想再做别人的猫。

师:找到了真正爱的人以后,一次就够了,对吧?

生:为白猫而死无怨无悔,因为它和白猫幸福快乐的度过了一生。(掌声、笑)

师:额,我没想到六年级的小朋友对爱情有着这么深刻的理解,(笑)还想说是吧?

生:因为这只猫的妻子死了,它活着也没什么意思,所以它想随着它去,就像牛郎和织女。(掌声、笑声)

生:它很爱白猫,它想永远陪着这只白猫。

生:它想和白猫做一对死夫妻。(笑)

师:还要讲啊?

生:它很爱白猫,不想离开白猫,而白猫已经死了,就只能跟白猫一起死,做一对死鸳鸯了。(笑)

生:虎斑猫对感情是专一的,白猫已经是虎斑猫生命中的唯一,(掌声)它想永远跟白猫在一起。

(陈老师用他那干净浑厚的声音或高昂,或低沉,或欢悦地述说着,故事虽简单,却演绎得精彩纷呈,加上时而配乐读,时而表演读,学生对白猫和虎斑猫的心理有了深刻的领悟,所以回答“虎斑猫为什么没有活过来?”时,精彩的回答让听课老师纷纷叫好。)

三、升华主题,品出内涵

师:刚才我们的这个话题探讨得很酷很酷,(哈哈哈)你们的情感是很丰富的,能够理解这段情感是你们成长中的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很不简单。白猫是谁?白猫是谁?注意了,白猫上有引号。

生:白猫是虎斑猫的妻子。

师:这样回答没错,但是显然有更好的回答。

生:虎斑猫是牛郎,白猫是织女。

师:有点儿意思了。

生:白猫是高贵的代表。

生:白猫是虎斑猫的老婆大人。(哈哈)

师:答案一直在这里打转,刚才前面的回答超出了我的意料,这个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这是一个写猫的故事,可是仅仅是一个写猫的故事吗?仅仅是一个写猫的故事吗?

生:这是一种以物喻人的方式。

师:借物喻人。

生:这篇故事还描写了人间情感。

师:有道理,作家写的是动物,写猫,其实呢白猫是我们身边的人,是我们的父母,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的同学,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身边值得珍惜的每一个人,值得珍惜的每一样事物,对不对?这个故事其实是写人的一生应该怎样过,怎样生活,做别人的宠物你不算真正的活过,哪怕你活一百万次。什么叫真正的活?得到别人的爱,有能力去爱别人!这才是真正的活,这种活过以后,人生才没有遗憾,不需要重活。这是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在最后我们把这个故事来分享一遍好吧?注意了,蓝色的字男同学读,红色的字女同学读,(师投影出示标好的绘本),其他的内容老师来吧。好,开始吧。

师生同读故事。(“在白猫从喉咙里发出轻柔的咕噜声”的地方加上配乐。)

(“这只猫为什么会爱上白猫?”“它为什么没有醒过来?”“白猫是谁?”“这仅仅是一个写猫的故事么?”一连串的问题,让大家陷入深深的沉思,陈老师耐心地倾听了学生们的声音,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一个人活着,应该要做自己,爱自由,珍惜身边的人,才是真正地活过。)

听后感受:

古人说得好:“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绘本故事不同于课文,但很显然,绘本故事对学生的心灵滋养和精神引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老师把“讲故事”与“明道理”完美融合,让蕴含的哲理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层层悟现,润物无声,给了“绘本故事教学”一个深刻的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