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问题的选择与确定

标签:
教科研课题的选择确定教育 |
分类: 教研信息 |
研究问题的选择与确定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一、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研究
1、如何高效进行教育的需要
①提高教育效能: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
②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与成长
2、发展教育理论的需要
二、何为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是指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教育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教育现象、教育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研究主题是社会的和教育的(主体的人、社会行为、教育现象),而非自然的。
研究方式是经验的(可感知的资料),而非思辨的。
研究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三、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1、选择问题阶段:确定目标与方向;
2、研究设计阶段:道路选择与工具准备;
3、研究实施阶段:贯彻思路与收集信息;
4、资料分析阶段:资料审核、整理、统计与分析(加工与处理);
5、得出结果阶段:撰写报告与交流成果。
四、教育研究的方法论
1、实证主义方法论
主流;
假设:物质现实和社会现实独立于观察者,只要能够毫无偏见地对这些现实进行观察,观察的结果就构成科学知识;
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和可观察到的现象;
类似自然科学那样研究教育现象:
具体、客观的观察,
经验概括,
可重复,
定量研究。
2 、人文主义方法论
被忽视;
假设:社会现实是由参与社会的个人构建而成的;现实的构建表现为阐释的形式,即人们赋予社会环境的意义构建了现实;知识经由协商而来。
研究个人创造的意思及其他内部现象;
研究人员自身就是其研究的社会现实的不可分割的建构者;
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差别:
人的特殊性—— 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
投入理解,人对人的理解
定性研究
五、教育研究方式
1、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2、每种方式都具备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语言,构成一项具体教育研究区别于其他教育研究的明显特征。同时,每一种方式可以独立地走完一下具体教育研究的全部过程。
(1)
(2) 实验研究: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3) 实地研究:参与观察、个案研究
(4)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历史研究等
六、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指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如: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七、研究问题的选择与确定
(一)研究问题
1、确定问题的意义
(1)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2)选择问题是研究活动的起点。问题决定了研究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体现出研究的水平、专业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知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比较强的判断力、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
2、研究问题的概念
研究问题是指教育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
研究主题指的是教育研究所涉及的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比研究问题宽泛。
3、 可研究的问题
能够收集到信息予以回答的问题。如: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家长对学校收费有什么意见?在平常的一周中,一所高中学校的教室里都发生了些什么?教师对待不同性别学生的方式是否不同。
4、不可研究的问题
(1)价值问题。如:高中的课程应该包括哲学课吗?人们是否认为高中课程应该有一门哲学课?
(2)
(3)
(4)
5、选题的步骤
(1)选取研究主题。研究主题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的研究问题
(2)形成研究问题。通过过滤而聚焦到一个具体的问题
(3)确定研究问题。通过操作化定义等方式使问题精确化
(二)研究问题的来源
1、现实社会生活;2、个人经历;3、相关文献:理论演绎、文献批判;4、课题指南;5、与专业人员的交流。
(三)好的研究问题的特点
1、
2、
3、
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个问题中关键词语的意思;主要途径是明确界定研究问题中的术语。如:
•
•
•
•
•
•
4、
(1)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2)主观限制是指研究者自身条件方面的限制。包括研究者在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组织能力、操作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甚至还包括研究者的性别、年龄、语言、体力等纯粹生理因素方面的限制
(3)客观限制指进行一项研究时受到的外在环境或条件的限制,如研究时间、经费、文献资料、研究对象及其单位等的不支持与合作、法律政策、社会伦理、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等
5、 合适性:适合研究者个人特点
所研究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1)
(2)
(3)
(4)
6、 合乎道德
(1)将不会造成对人类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
(2)将不会造成对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造成伤害
四、定义术语——操作化
(一)定义术语
使研究问题中的关键词语能够为大多数人所同意。有三种方式:
1、本质定义:字典途径,研究者用其他的词汇来阐明术语的意义。
2、通过举例来阐明。
3、操作性定义:研究者具体说明测量或辨别某个术语所需要的行为或操作。
(二)研究中需要定义的术语
1、确保整个研究聚焦于研究问题的必要术语
2、理解研究内容所必需的术语
3、研究领域的局外人可能不理解的术语
3、规定自编或选用工具的说明精度的术语
4、有多种含义的术语
(三)操作化的含义
1、操作化就是要把我们无法得到的有关教育的社会结构、制度或过程,以及有关人们行为、思想和特征的内在事实,用代表它们的外在事实来替换,以便于通过后者来研究前者。
2、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
3、只有通过操作化的过程,将思辨色彩很浓的理论概念转变成、翻译成经验世界中那些人人可见的具体事实,假设检验才成为可能,才能知道查找什么资料。
(四)操作化的方法
1、概念的澄清与界定
(1)弄清概念的范围
(2)决定一个定义:现成的\创造的
2、发展测量指标
(1)列出概念的维度。如:溺爱孩子:
A.不注意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B.不注意培养劳动习惯
C.对孩子过分迁就
D.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
(2)建立测量指标:已有的\探索的
如:A的指标有是否自己洗头\洗澡\穿衣\收拾书包\整理床铺\自己上学;B的指标有在家十分抹桌\扫地\洗碗\洗手绢\上街买东西等
注意:指标选择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