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黛玉为什么把“枯荷”说成“残荷”

(2014-09-22 08:14:25)
标签:

文化

残荷

桂子

枯荷

荷花

    《红楼梦》第四十回描写贾母带领刘姥姥和众人乘船游荇叶渚,池中生长着许多残荷。小说写道: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

 

这里林黛玉所说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诗,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一诗: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原诗“残荷”本作“枯荷”。作者或许是误记,或许是有意改动,此情此景,的确用“残荷”要比“枯荷”好一些,这是因为:

    一是“残”字比“枯”字更好地突出了“阴森透骨”的“秋情”了,同时也更能够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容易令人联想起林黛玉常常触景生情、多愁善感的特点。残者,贼也。贼也者,杀也。柳宗元《断刑论》:“秋冬之有霜雪也,举草木而残之。”枯,槁也。草木空中者,必枯槁也。有论者说,“残”是因外物而致,“枯”更多的是一种自然原因或自然过程;再者,“枯”:“草木空中者”,“中,心。”“草木空中者”,即“草木空心者”,心空了,也就是死了。“留得残荷听雨声”,“残”字有寓意,言已尽,而意未尽,“残”字并非出于自然或自愿,外物所使然,残了不一定就死了,更重要的是心不死,而“枯”则心死矣。“残”字有寓意,它是外物所致而残,并非出于自然,这恰好印证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残”比较“枯”,残说心不死,这又正好照应了黛玉觉察自己与宝玉终不能在一起时仍心存希望的情感。

    二是正因为是林黛玉偶然触景记起的诗句,也未必字字都十分准确,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说这里用“残荷”而不用“枯荷”,便显得更加真实而自然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