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革命性浪潮再燃 智能穿戴火上浇油

(2014-01-03 09:05:43)
标签:

股票

分类: 公司行业

2014年第一个交易日过去了,收官战中表现不错的银行、煤炭、地产等权重板块哑火,创业板指上涨2.19%,第一天的走势可能预示着今年的走势还将是结构性行情,题材还会轮番上涨,赚钱效应可能还会凸显。随着市场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国际上的行业重大事件我们也要关注,像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的召开,新品展示就预示着夏秋产业的发展趋势。

 

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召开 前瞻性十足

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简称CES)正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它是行业内最重大的风向标会展,将有来自1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企业厂商,16万多的专业人群参观。参展产品包括数字视听产品、家庭影院、家庭娱乐产品、家庭网络系统、汽车导航、数字收音机、车载视听设备、各种扬声器、多媒体音箱、无线通信、电源及电池、电光源及灯具、电子钟表、医疗保健产品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用各种电子元器件。

 

展览会上看点十足从目前的消息来看,穿戴式设备将成为CES 2014的重头戏。多名分析师指出,2014年可穿戴设备将乘CES东风跨入实质性的发展元年。预计在CES中展出的可穿戴设备有:谷歌基于Helpouts新服务研发的可穿戴式摄像头;Sony的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部署于美国空军头盔显示器的Lumus推出的民用级别的智能眼镜;微软的自有品牌的穿戴设备等。

 

国内厂商参展 消息迅速传播

另外中国也有很多厂商参展,包括联想、华为、中兴、瑞芯微、魅族等。现在国内方面的消息目前并不多,但是有很多业内人士专程去今年的新趋势和新产品,第一手的资料已经传到了国内。笔者预计,智能穿戴、节能照明、车载电子领域可能有突破性的进展,节能照明方面虽然跟取消白炽灯有关,但是这个预期早已被消化,可能与其他进展有关。

 

看看昨天大盘上涨的个股就有感觉了,LED概念上,长方照明、阳光照明、雷曼光电等个股大幅上涨;智能穿戴方面,环旭电子、长江通信、水晶光电大涨;车载电子概念股启明信息涨停。CES涉及的领域在昨天概念方面都有反应,可见此次展会的影响之大。在最近的消息还没有传回,国内外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能抓住机会呢,其实概念股的大涨最终都会体现在资金上,我们看下个股的资金情况,比如环旭电子和启明信息:

 

智能穿戴火上浇油">

 

虽然信息不对称,但是提前知道信息的机构往往会在知道信息之后资金布局受益股,而这也是机构看好个股的信号,我们在博尔系统中看到,长方照明和启明信息代表红柱的增量资金迅速且明显的放大,个股被增量资金强力主导,推动股价大幅上涨。会展的消息可能千奇百怪,但是资金的动作是不会骗人的,大家也可以点击这个链接用博尔系统去看看昨天大涨股的增量资金情况,对自己应该有指导意义。

 

智能穿戴火上浇油>

 

其实从现在的市场来看,虽然大盘走势很弱,但是上涨的个股很多都很暴力,伴随的都是增量资金的强势爆发,而且越爆发越大,像桑乐金、国联水产就是这样的情况。展览会影响的概念股中昨天增量资金开始爆发,从现在的增量资金特点来看,很可能连续爆发,大家可以用博尔系统去跟踪,这是博尔的入口,如果有增量资金持续爆发的概念股要抓住,这样的股票很可能越涨越高。

 

智能穿戴概念股:环旭电子、 丹邦科技 、水晶光电、 奋达科技、 达华智能 、北京君正、 共达声电 、科大讯飞 、长电科技 、歌尔声学、 九安医疗、 康耐特等;

 

节能照明概念股:长方照明、浙江阳光、联建光电、瑞丰光电、雷曼光电、聚飞光电、三安光电、华灿光电等;

 

车载电子概念:这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概念股具体来说一下:

启明信息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汽车业管理软件与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制造及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大股东为一汽集团,是车载电子概念的龙头企业。

国内导航电子地图市场上,四维图新、高德软件两家公司持有市场份额高达90%,是行业绝对龙头。

均胜电子是我国优秀的高速成长型汽车电子供应商之一,汽车电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去年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完成了对德国普瑞的收购,变身成为一家集汽车电子事业部和汽车功能件事业部为一体的全球化跨国公司。

另外,深赛格(汽车电子产业化基地)、亿阳信通 (信息化、智能化)、银江股份 (城市智能交通)、东软集团 (汽车电子解决方案)等股均涉车载电子概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