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新高值得期待?
(2009-06-10 16:28:15)
标签:
股票 |
分类: 大盘分析 |
身处投机市场的人们总是狂热和不理性的,这导致了股票市场常常不能主动校正自己的行为,经常出现要么是涨过头、要么是跌过头的现象,顶和底的产生总是靠外力的作用才能出现。看看A股十多年来的行情,顶和底总是伴随着政策而产生,几乎很少看到过所谓的市场底和市场顶,只可惜,政策总是滞后的,这种滞后的政策加剧了行情要么涨过头、要么跌过头的特性。目前的行情正在继续演绎和重复着这种走势,行情正在政策的支持下,继续一步步上涨。
狂热之中,理性思维是非常难得的,目前的市场,仍然存在许多不利因素依然,矛盾并没有随着行情的上涨而消失。
在宏观经济方面,5月份各类经济数据近日开始公布,对此不能过分乐观。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出口数据可能继续恶化。虽然政策再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但中国出口的严重受挫主要在于金融危机下外部市场需求的下降,在此之前国内70%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已实现“全征全退”,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也已提高到接近全退的16%,但近几个月出口持续下降的态势并未显著减缓。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从反面说明了出口形势的严峻和全球需求市场的萎缩。
在市场供给方面,目前市场焦点大都集中在新股IPO何时启动上。IPO发行势在必行,其中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况且市场已摸高至2820点,新股IPO重启的市场环境渐趋成熟。从扩容压力角度分析,A股面临IPO重启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一是投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考验;二是在供求关系即将发生变化的预期下,股市未来需要经过承接扩容压力测试,才能确认是否能够有效化解IPO与大小非减持形成的“双重”资金需求。在这些问题彻底明朗之前,大盘冲过2800点之后调整的可能性仍在加大。
在估值方面,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6月9日收盘,全部A股的市盈率(TTM,不剔除负值)为30.3倍,PB为3.05倍。从横向比较看,目前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无疑处于全球股市的顶端,相对估值偏高;从纵向比较看,如果以静态市盈率为衡量标准,目前全部A股的静态市盈率大致在28倍附近,行情序列统计法显示,这一估值水平相当于2008年6月份沪综指3300点时的水平。
回顾本轮反弹行情,A股估值经历了一个由“局部高估”向“全面高估”转变的过程。事实上,在今年5月份以前,在充沛流动性的推动下,行情的主角是中小盘题材股,大盘蓝筹股一直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以4月28日为时间点统计,以一季度业绩的年化数值为基础,代表核心蓝筹股的上证50成份股的市盈率为17.24倍,中小板100成份股的市盈率为39.22倍,全部A股的市盈率为24.24倍。不难发现,彼时市场整体估值尚处于相对合理水平,大盘蓝筹股的估值处于偏低并有相对吸引力的位置,而小盘股的估值则比较高,整体市场呈现出局部高估的状态。
但是,自4月29日以后,大盘蓝筹股开始补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后,截至9日,上证50成份股的市盈率为20.10倍,中小板100成份股为42.75倍,全部A股为27.97倍。在最近这段时间,上证50成份股估值提升了17%,提升幅度明显快于小盘股与整体市场。
也就是说,在最近一个月,整体市场估值由合理向偏高转变的过程中,大盘蓝筹股发挥了最主要的作用,其结果是目前市场已经很难再找到所谓的“估值洼地”,“全面高估”代替了“局部高估”。
技术面上,前期文章中提到的上升通道今日正好到了2820附近,指数今天已经碰到了上升通道的上轨附近,再继续上涨必然会遇到上轨的强大压力。另外根据江恩理论的计算,2800附近是一个重要的极限位置,再往上涨,目前我还不敢想象。
另外今日盘中一个奇特的现象是,前期冷门股票出现了补涨,深高速、大秦铁路、中铁二局、中国铁建、中国中国中铁等一大批冷门股开始补涨,这意味着主力手中潜伏的用来跳空大盘的筹码已经基本用完,所谓的估值洼地也已经难以找到了。
后面可能还会有更上层楼的行情,但是我坚决选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策略,因为我坚信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