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弱市反弹,底部还有反复

(2008-12-16 16:11:58)
标签:

股票

分类: 大盘分析

 

    今天大盘探底到1907点之后,在海通证券大幅上涨和医药股走强的带动之下,开始了缓慢拉升的上涨走势,最后报收1975点,上涨了10个点,成交量呈现继续萎缩的状态,交投和昨天一样保持清淡状态。

    我们昨天的文章中提到,大盘阶段底部在1896点附近,今天探底在1907,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测。未来走势如何,我们还是用上证指数30分钟作出分析:

弱市反弹,底部还有反复

 

    上面的图形,我们分别从12月1号和12月9号作出上升和下降甘氏线。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2月9号开始的下跌,下降途中,一直在下降甘氏和上升甘氏组成的通道中运动,下降甘氏的3 X 1线和4 X 1线是大盘近期上涨的通道线,今天大盘在探底到1907点也就是接近我们昨天预测的1896点位置附近,产生了较有力度的反弹,一举突破了下降3 X 1线的阻力,将要开始下降中的一次有意义的反弹行情,后面可能在下降2 X 1线附近有阻力产生。

    今天的反弹,从波浪的角度来说,是由于从12月9号的下跌,在分时图上已经完整的走完了一个5波的下降过程(如上图所示) 。可能对波浪的划分会存在很大的争议,有的人会认为从9号的下跌是一个a、b、c调整浪,其中c浪走出了5浪走势,这种画法我也不反对,但是我认为波浪的划分应该结合趋势的理解,我之所以这样画,是因为1900附近是一个重要的江恩空间的波动点(我昨天的文章中提到的1896位置),这可能和大家的划分不同。

    昨天的文章中讲到:“用江恩理论计算,从2100开始的下跌,波动幅度是102点,第一个波动点在2100—102=1998点,这个位置就在1浪低点2005附近;第二个波动点在2100—102 X 1.5=1947点,这个位置正好在上图中3浪结束的位置附近,结合波浪就是调整以3波段的形式结束;第三个波动点在2100—102 X 2=1896,结合波浪就是调整将以5波段的形式结束,这个位置正好在30分钟图上有个缺口,如果回调到这个位置,将是最完美的”。

    今天大盘果然在我讲的1896附近(误差10个点)出现了反弹,行情未来怎么走?会延续上波走势,马上破掉2100高点,创出新高吗?我的看法是:不要性急,行情的发展总是落后于我们的愿望,前景是美好的,道路总是曲折的。我之所以这样讲,有好多原因:

    首先,今天的上涨,成交量继续保持了昨天的萎缩状态,成交量是上涨的原动力,没有成交量的上涨,只能是看做反弹,不能产生主升浪。在前期2000—2100区域,积累了大量的套牢盘,这个区域上证指数每天的成交量大约在900亿左右,今天上证大盘只放出了540亿的量能,不具备马上反攻的条件。

    其次,从时间度量来说,从10月28号大盘上涨,到12月9号这波行情结束,共上涨了31个交易日,目前的调整只经过了6个交易日,时间运行还不够。调整的时间还会延长,后面反复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从政策面来说,国家持续出台刺激政策,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扩大内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新版国九条、国务院办公厅30条意见等等政策在不断地刺激股市,提振投资者信心,为稳定股市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这些东西最终还需要经济数据来说话,如果经济预期持续下滑,数据持续走低,那么就无法真正让股市走好。11月份PPI涨幅降到了2%,CPI涨幅降到了2.4%,预示了经济形势恶化,对股市必将产生消极的影响。PPI下降幅度超预期,意味着上游工业企业将受较大影响,下游企业因为需求放缓应难以受益,宏观经济形势最坏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到来。这个时候向往股市走出大的行情,是不现实的。

    在这种预期的指导下,我们看到的结果是:1)大宗交易平台持续井喷,中金席位再抛19只蓝筹股,机构持仓再创新低。2)基金等机构资金,据媒体援引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基金仓位测算数据显示,上周各类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平均仓位大幅下降。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67.6%,比前周下降3.97%。3)企业等产业资金截至上周四,共有26家公司公告遭股东减持。而11月份,遭遇减持解禁股份的也不过37家公司,10月份,这一数字仅为21家。

   面对今天的反弹,我们的投资组合今天继续保持了空仓观望的策略,放弃了对热点的追逐。后面如果大盘超过了2100点创出了新高,说明后面还有不错的行情,那个时候再考虑操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