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的某晚,女儿从幼儿园回来说:“妈妈,**说##不好看。##都哭
啦!”……
孩子和我复述完,就跑去玩玩具了。我在厨房里边洗菜,边想:现在的小孩子怎么心里承受能力那么差呀!她说你不好看,你自己觉得好看不就行了。即使##真的不算漂亮,也不用哭呀!哭也不能改变“长相”,只能徒增烦恼不是!可是小孩子哪会有大人一样的心理素质呀!毕竟还是孩子。 
事后,我问女儿:
“宝宝,如果有一天有小朋友说你不漂亮或者说你不乖之类的话,你会不会哭呀?”
“不会!哭有什么用。”
“那你会怎么办?”我继续问。
“我就当没听见。不理他。”呵呵,瞧我家这小人儿还挺有个性。
“宝宝,别人说你怎么样,那是别人的观点和想法。我们不好要求人家改变。我们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比如长得好与不好,性格乖巧还是淘气呀,自己心里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就行。要做到了解自己,并能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样,当有人说起你的不好时,你才能承受得住,才不会像##小朋友那样哭……”女儿点点头。
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这样微不足道的一件事,让我想了许多。孩子的培养和教育最关键的不是教会她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她健康的心理。这远比知识要重要得多。比如,生活中那些让我们健全人都佩服的肢体残疾但却有所作为的人,他们不正是因为能接纳自己生理上的不足,乐观地对待自己和生活,才会取得常人都无法取得的成绩的吗!
其实,接纳自己完全是一种心态。能够接纳自己的孩子,不会受别人的评判标准影响来判断自己。一个能够接纳自己优缺点的孩子,在遇到麻烦事时或矛盾时,会一笑置之;相反,则会一击则溃。
作为家长,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要首先接纳自己,给孩子以良好的表率和示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