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周二刚听了一个小儿艾灸的课,课上老师专门说到牛奶性寒,可与香蕉、梨相比,其实孩子是不适合喝的,除非喝的时候滴几滴藿香正气水中和,可那味就不敢恭维了,但即使加姜都不足以中和,其寒性可见一斑。当时真的庆幸棵棵母乳到11个月,吉普到1岁4个月。
想起在我坚持母乳不肯减肥的时候,曾遭到过老公的质疑,说朋友的孩子半年就断了,因为据医生说半年之后奶水质量就不好了,我当时愤怒地驳斥他:“联合国卫生组织曾经倡议有条件最好能提供母乳到孩子两岁,不知这位医生何出此言?再说奶水质量看跟什么比了,如果是跟头半年比,可能质量是差点,但跟奶粉比,那可是人工添加的奶粉不能比拟的。”好多妈妈就是被这样的文字游戏给蒙蔽了,想起来太令人气愤和惋惜了。
母乳喂养除了卫生干净,增进亲子关系的好处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孩子有病可以通过妈妈吃药和调理妈妈体质的方法,通过奶水间接治好孩子的病。
但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凡是都有两面性,以上所说的孩子的疾病可以通过母亲喝药的方式来间接解决,但一定情况下母亲的体质也会通过母乳传递到孩子身上。
举两个我自己的例子,一个是我自己一直以来脾胃虚弱,表现在一吃多就消化不良,一受凉就腹泻(现在知道是脾阳虚)。棵棵从一出生就大便稀,本来母乳喂养大便稀也很正常,但21天的时候大便出现水便分离,酸臭。于是月子里就去儿研所看病,查出一个白细胞就给上点滴了,真郁闷呀,孩子的那一点点稚阳从21天就开始被打击,以后还能有什么好?可那是不知道呀!其实现在想起来当时我自己确实就有受凉腹泻的状态,但却没有和孩子的病情联系上。
后来还是从4个月的时候开始吃合生元,棵的整体大便状况才好转的。
第二个例子是吉普三个月的时候长了鹅口疮,我赶紧查了郑玉巧育儿经,说是不干净造成的真菌繁殖,婆婆当时就提出质疑说,农村孩子天天在泥堆里打滚也没见多少孩子得鹅口疮。于是到望京医院看病,诊断说是肠胃湿热。回来后药给孩子灌不下去,我又突然发现自己嘴里长了一个大大的溃疡点,于是乎我把药喝了下去,随着我嘴里的溃疡好转,孩子嘴里的鹅口疮也慢慢没有了。这段经历也许可以给孩子长鹅口疮的妈妈一点启示。因为据我所知,好多长鹅口疮的孩子病情是反复发作的。
学了中医后才知道母乳乃精血所化,而脾生血,所以要想奶水充盈,调理好妈妈的脾胃是最重要的。
如果实在要加奶粉的话,我建议选用羊奶粉。我学习了《营养免疫学》后就一直给吉普喝羊奶粉了,因为羊奶粉的分子大小更接近于人的细胞分子,是小分子结构,更易于吸收。艾灸课上我又专门问了羊奶粉的问题,老师说羊奶不像牛奶那么寒,是比牛奶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