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按高等教育规律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我从事高等职业教育20年(121)

(2025-08-22 09:57:31)
标签:

健康

教育

历史

杂谈

分类: 职业教育

按高等教育规律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

-我从事高等职业教育20年(121

 20091224日杭州市“首届高职论坛”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探讨新“三明治”人才培育模式。

研讨会由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州市经济委员会、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承办。

市属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和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院长、系部主任和教师2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还邀请了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一起交流讨论怎么实施“三明治”教育培养人才。

“三明治”教育是学生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校学习一段时间的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模式。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介绍了该校实施“三明治”教育的做法和经验。该校的学生不是在传统的教室里学习,而是在实训工场、培训中心、特色教室里的生产现场学习,体验企业的真实环境。企业的专业师傅“驻校”教学生,学校还把拥有特殊技能的普通工人请进学校,聘任为客座教授。还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或具备特殊职业技能的工人师傅,依据每个学院的教学计划,兼职教师与学校专职老师给学生上课的课时为11

我院常务副院长朱建华作了“面向现代服务业‘职业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三明治’模式在我院的实践”的报告,重点是做好构建“产学全程合作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实施以“工学结合教材”为主导的教材建设;开展以“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和打造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教学团队。

杭州市首届“高职论坛”暨“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交流会的成功举行,有力地推进了市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010123日,杭州市第二届“高职论坛”在杭州海华大酒店召开。

杭州4所市属高职院校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学校教学、科研、人事、实训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院(系)和专业团队(教研室)负责人,教师代表,校企合作单位代表和特邀嘉宾等共200余人出席论坛(照片1)。

按高等教育规律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我从事高等职业教育20年(121)

照片1杭州市第二届“高职论坛”

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王国银、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张连水、市教育局副局长肖锋、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旦秋等省市领导到会并发表讲话(照片2)。

按高等教育规律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我从事高等职业教育20年(121)

照片2杭州市第二届“高职论坛”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推动市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紧密切合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挥企业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把“高职论坛”搭建成我市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平台。

第二届高职论坛主题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瓶颈及破解之策”。

论坛由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州市经济委员会、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协办。

张连水副秘书长向与会嘉宾传达了市政府对教育发展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希望政府与学校、企业联起手来,共同办好教育事业。

王国银副处长讲话,希望通过本届论坛,广纳群言,广聚众智,进一步为高职院校与政府、产业界、高职院校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助推政府与企业界、高职院校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创新杭州市乃至浙江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照片3)。

按高等教育规律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我从事高等职业教育20年(121)

照片3王国银副处长讲话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秘书长陈解放为论坛作《校企合作瓶颈的破解对策研究》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校企合作,应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外部优化制度环境,制定系列政策和法规,让校企合作制度化;内部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企业的参与度。校企合作,仅靠行政机制和情感机制来维持,不能持久,必须加入利益机制,学校必须切实为企业服务,才能保持校企合作的长久。

本届论坛分设“西溪论剑”、案例分享、企业献策等活动环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徐建平、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潘家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周建松、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管平等4所国家示范院校校长参与“西溪论剑”,以圆桌对话的形式向听众分享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想法。徐建平院长认为,选择成长型的大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更为有利。发展中的企业最急需人才,更能主动的融入校企合作当中,更愿意深入参与到人才培养当中。潘家俊副院长建议跳出高职办高职,在原有体制之内可设一“特区”,以校企合作为核心建立新的办学育人机制(照片4)。

按高等教育规律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我从事高等职业教育20年(121)

照片4论坛“西溪论剑”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琼,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廖志林,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傅勤,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秦学礼,依次走上演讲台,用生动的案例、特色的做法,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各自学院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和初步探索。

秦学礼副院长作《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 培养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的案例分析报告,介绍了我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为现代服务业培养人才,以培养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为目标,对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总结了几年来的实施效果。

 

按高等教育规律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我从事高等职业教育20年(121)

照片5秦学礼副院长作报告

我以为现代职业教育是授人以渔,高职院校的根本教学任务是以技能培养为主线,通过教学改革、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针对这一根本目标,我们要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坚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以职业岗位与岗位群的需要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坚持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地区行业的经济发展,以“能力为主、需要为准、够用为度”的原则,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高职院校要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紧密对接社会与行业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持续学习、适应变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如开设公共礼仪、音乐欣赏、书法、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选修课程,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艺术品味。

我院合作企业代表浙江紫金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人事总监颜佩勤发言,表示希望继续加强双方之间的合作,共同培养合格人才。

杭州市教育局肖锋副局长为论坛作总结发言,职业技术学院特点是“职业技术”,但还是一所学院,是教学工厂,不是生产车间,职业技术学院不仅要加强职业技能培养,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教育,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在强调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要为学生的今天负责,为学生就业做准备,为学生的明天负责。

匠之所成,不在记诵之博,而在手脑相参、心手合一。

2025821日星期四农历乙巳年润六月廿八日忆记于杭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