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故乡行(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标签:
历史旅游生活文化杂谈 |
分类: 人生 |
癸卯年故乡行(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9月23日中午11点40分我们和兰妹从灵武市返回到了吴忠。
外甥女靖宁和女婿春雨定了吴忠“国富手抓店”,请我们吃饭。2020年12月26日她们两人喜结连理,转瞬就是3年。今天是国庆中秋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周六,她们的工作都很忙,难得能和我们远道回府的亲人们聚餐叙家常。
靖宁的父母向东和兰妹,还有洪妹和女儿兵也从银川赶来,还有靖宁和春雨的女儿好妮,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外孙女我们第一次见,给我们的聚餐增加了欢乐的气氛,我们9人聚餐到下午2点。
这边家庭聚餐还没有结束,下午1点40分,我的初中同学玉胜发来信息,预定了明天中午12点(9月24日),在吴忠“马老四饭店”同学聚会,上午8点40分建新同学也发来信息,邀请我们明天聚会。1968年初中毕业,同班40多名同学,这些年回故乡同学们见面聚餐的也就10多位,玉胜讲这次聚会有2名多年没见过的同学也参加。毕业50多年了,盛情难却,欣然应约。
9月24日上午9点,我们开车到了吴忠的滨河体育公园,这里修建的场地很好,有多个不同的运动场,从一些宣传画可以看出在这里的场地上还办过运动会。有许多人在打羽毛球,还有2支足球队在这里训练,从场边准备的物品看可能会有一场教学比赛。
我们走在黄河大堤上(照片1),感受母亲河带给吴忠这片土地的美丽和富饶。这里原来是黄河滩涂,我们中学时的课外活动还到河边的小沟岔里抓鱼摸蚌。60年代这里是保卫吴忠市区的黄河防洪大堤,由于黄河上游修建了刘家峡和龙羊峡黄河大坝,有效地控制了洪水期黄河水对吴忠城区的威胁。
吴忠市是黄河金岸景观最为集中地区之一,得黄河灌溉之便利,唯黄河而存在,依黄河而发展,靠黄河而兴盛。黄河流经吴忠69公里,两岸地势平坦,沟渠纵横,湖泊相连,湿地相串,稻香万亩,是名副其实的“塞北江南”。吴忠被评为中国滩羊之乡、中国甘草之乡,有塞上江南平原、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青铜峡库区鸟岛、盐池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哈巴湖和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红寺堡万亩葡萄园、同心万亩有机枸杞种植园和孙家滩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等一批生态旅游资源,是宁夏沿黄城市带上一座最具魅力、最富活力、最有特色的滨河生态水韵城市。

照片1 黄河大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也都是沿河发展。近年来,吴忠市抓住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沿黄城市带,打造黄河金岸的机遇,充分发掘黄河文化,回乡风情等资源,发展黄河文化游,回乡风情游和绿色生态游,推动了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我们从黄河大堤下来,开车沿着宽阔的滨河大道,一路向西来到了余桥村(照片2)。

照片2 余桥村
余桥村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位于青铜峡镇中心位置,距青铜峡火车站6公里,银川河东机场57公里,吴忠市中心20公里。
该村境内有秦渠和汉渠两大水系流过,余桥村得名于横跨于秦渠之上的余桥。作为秦渠流经的第一个村子,余桥村有着“秦渠第一村”(照片3)的美誉。古老的秦渠倚村而过,余桥横跨秦渠,连接南北,将村分为南北两部分。
余桥村集中打造民宿小院,发展了“蔷薇旁”、“秦之宴”等多家民宿,有“秦之韵”乡村大舞台,“秦之宴”特色餐厅等凸显“秦朝”元素。余桥村建有民间艺术坊,余桥年画连环画民俗收藏馆等,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黄河金岸·魅力余桥”。

照片3
村子的路修的很宽,且干净,每座小院子都规划的很好,院子周边都栽有枣树和花卉,枣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长枣,伸手就能摘到。我们走进一家小院,和一位约50多岁女主人聊谈,她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她家坐坐,我们走进她的小菜园,有枣树、苹果树、李子树等水果,还种有各种蔬菜,我们随手摘了熟透的李子,吃起来很甜。她和老伴住在这里,她的孩子们都在吴忠和银川市上班,孙子也在城里上学,只有假期和过年过节才回来。聊谈得知,这里的小院可以租住,也可以开民宿,根据小院面积的大小,一年的租金只要5千到1.5万不等。
在余桥村走走看看了一个多小时,11点钟沿着滨河大道返回吴忠,去“马老四饭店”的“瑞祥店”参加同学聚餐。
同学们早已到了,就等着我们。这次和银宝,进保两位同学是毕业后50多年的第一次见面,还有玉胜、建新、华忠、友民和建国。同学相聚,互相问候致意。
举杯叙旧言不尽,互道珍重勤问候,知足常乐促健康,固守纯真常福安。
2023年11月5日星期日农历癸卯年九月廿二日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