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妓之死——慰情曲与催命诗(二)催命诗

(2010-01-26 15:42:39)
标签:

白居易

《燕子楼》

催命诗

关盼盼

名妓之死

分类: 闲言碎语

     名妓之死

 ——慰情曲与催命

 

    二  催命诗

 

大诗人白居易在仕途上遭受了这次重大打击之后,眼见“兼济天下”的宏愿无法实现,便采取了“独善其身”(明哲保身)的策略,收起了毕露的政治锋芒。虽然后来官位屡有升迁,但为了避免在朝廷里的官场争斗——牛李党争,他为自己选择了“中隐”的道路:辞去京官不做,而改求外任——做地方官,不求要职,任闲职。

白居易晚年,曾经任太子少傅,但请求外任——分司洛阳。这时候的大诗人,早已诗名满天下。其生活,也过得颇为滋润。大诗人府上,有两个非常宠爱的年轻歌妓,一个叫樊素,一个叫小蛮。据传说,大诗人曾有诗赞曰: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白居易另有一首诗: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近日无人属阿谁?”

有人认为,这是大诗人年岁已老,面对青春年少的歌妓,产生的怅惘。。。。

蓄养歌妓,纳妾——当时官家的制度、时尚如此,对于身为唐朝官员的大诗人,我们不必、也不能以今天的婚姻观念去苛求。

但是,大诗人对于那一位嫁给了张尚书为妾的名妓的态度,就实在叫人难以不“腹诽”了。

张建封,曾官至尚书。喜欢上了美貌多才的名妓关盼盼,于是,纳关盼盼为妾,对她颇为宠爱,专门盖了一座别墅,名曰“燕子楼”,让关盼盼居住。

一日,大诗人白居易至张府赴宴,宾主相谈甚是欢洽。于是,张“出盼盼以佐欢”——让自己心爱的小妾出来敬酒。关盼盼自然“不辱使命”,大诗人也自然很高兴,给朋友的爱妾写诗一首,“醉娇胜不得,风嫋牡丹花”,称赞关盼盼体态婀娜,美丽胜过牡丹花。

但是,这位体态婀娜、美丽胜过牡丹花的关盼盼却很不幸,就在这次欢宴后不久,张建封就病逝了。年纪轻轻的关盼盼“为其守制”,开始了寡居的孤苦生活。

十年后的一天,张建封的儿子到白府拜访,并献上了关盼盼以燕子楼为题写的三首诗。

其中一首写道:

“北邙松柏锁愁烟,

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默剑履歌尘歇,

红袖香销一十年。”

北邙,在洛阳城外,张建封死后埋葬于此。关盼盼为其“志守”已经10年了。

看来,关盼盼一定不止一次地读过大诗人的《琵琶行》,一定认为,悲天悯人的大诗人是自己心灵上的知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何况自己是其朋友的妾,而且又曾经得到过大诗人亲笔诗的称赞!于是,关盼盼献给大诗人三首诗,诉说自己的孤苦,一定是想能够得到大诗人以诗相赠的劝慰吧。

大诗人读了关盼盼的三首诗以后,回诗《燕子楼》三首。关盼盼一定是满怀着喜悦和期盼,来拜读大诗人的这三首诗的。谁料想,关盼盼读了这三首诗,不仅没有受到精神上的安慰,反而,心灵上倍受刺激,尤以第三首为甚:

“今春有客洛阳回,

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

争教红粉不成灰。”

意思是:你丈夫坟墓上的白杨都长成柱子一样粗了,你怎么还苟活于人世,不以身相殉呀?!

大概是怕关盼盼看不明白,大诗人又以绝句赠之:

“黄金不惜买蛾眉,

拣得如花四五枝。

歌舞教成尽心力,

一朝身去不相随。“

责怪关盼盼不随张而去,忘恩负义!

关盼盼读后,不堪刺激,遂写《和白公诗》一首:

“自守空楼敛恨眉,

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

讶道泉台不去随。”

——不久,关盼盼绝食而亡!

——曾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催人死?!

在燕子楼,据说有这样一幅楹联:

歌舞擅风流,纵仆射多情,难得青楼拼一死。

芳心嗟寂寞,赖香山绝唱,顿教红粉酬千秋。

上联,以卫道士的嘴脸,指责关盼盼:你丈夫活着的时候,对你那么多情,如今他死了,你怎么还不殉节?

下联,以关盼盼的口气说:感谢白大人,成就了我为丈夫殉节的千古美名!

——感谢?

匪夷所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