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5•12汶川地震一周年:请慎用这把纪念的刀片

(2009-05-12 13:09:18)
标签:

杂谈

写在5•12汶川地震一周年:请慎用这把纪念的刀片   

写在5•12汶川地震一周年:请慎用这把纪念的刀片

 

     临近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这几日来,无论是内网还是外网,铺天盖地的悼念和追思,似乎让人一夜间仿佛又回到一年前的全民哀恸举国皆悲。而当我们静静穿过这些词语的丛林,透过很多有关此类悼念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察觉,真正的哀思也并不如从前,多数是故作深沉大于实际,有的甚至调侃的味道远远盖过面对这份灾难时必要的庄严与神圣。这难免不会让我们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的内心是否果真在事隔一年后还对此有着难以深藏的切肤之痛以致不得不发的伤悲?恐怕,面对这样的质疑,连这些文章作者本人亦难免心有戚戚。

    本来,作为政府,此时此际,对这样一场深重的灾难及其后继工作进行适当的回顾和总结既是应有也是必须。因为,它至少会直观地告诉我们,走过灾难发生后的这一年来,把民本思想作为最高执政理念的政府在完成灾后重建,处理受灾群众安置、开展当地灾民的生活和心理救助等方面己做了哪些,尚有哪些还正在努力。而作为个体人,在它事发一周年后,依然绞尽脑汁依然连篇累牍,不知是真的出自悲天悯人的内心召唤因而试图努力告诉对那些仍在灾难中缓慢恢复生活秩序的人们:我们仍然惦记着你?还是人类天性中向来多难以克制的那份躁动和从众,所以不断地跃跃欲试,以致情不自禁地再哀思一把,再抒情一回,借以表明自己并不逊色他人的同情心,否则就好像不那么手足情深,不那么炎黄子孙?死去何道,托体同山阿。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面对再深重的灾难,最深沉的人性关怀,往往并不是动辙便是洋洋千言似作万般沉痛的悼念,而是眼泪背后的果敢和抉择。任何时候看似遍地开花的怀念也并不一定就真正体现出对生者的鼓励对死者的告慰,就像哭泣并不总是就意味着伤悲,就像面对一年前的灾难,此时此刻的沉默也并一定就意味着对它的漠视和忘记。大爱无言,大音若稀。真正意义上的爱,其本身正像流水,缓缓流经我们生命的河床,表面看似波澜不惊,而内心却无时无刻不风生水起。而正是这平静水面下的波涛才会托起历史的航船不断驶向我们梦想的彼岸。

    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今天正值5·12汶川地震一周年,面对这把纪念的刀片,如果我们要做真正意义上龙的传人,如果我们的内心真的汩汩流淌着中华民族的缅怀精神,我们当做的应是,时刻用内心来铭记灾难,以更多地来观照自身,反思生存,做出实际行动上的决断。同样,面对5·12汶川地震一周年这把纪念的刀片,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把它放在自己心灵的抽屉,更多的时候,通过对这些毋须多言也注定不会忘却的纪念,来修剪我们自己枝蔓错结的内心,而不应是时不时地亮出无意中却划伤他人。虽然,人的一生中,尤其是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极其重要的危机时刻或极具代表性意义的历史事件向来少之又少,但这不并不足以成为我们可以廉价兜售自己白开水式的悲伤的理由。

    回首一年前的今天,面对这份纪念,对每个人而言,我想重要的并不是要告诉他人我们在想什么,而是面对它们,作为普通人,我们已经做了什么,正在做哪此,又仍需要付出哪些?而此只纪念的刀片,谁又能说只适用于汶川一物一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