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官的方式不变,“官满为患”在所必然。

(2012-03-11 13:55:19)
标签:

刘锡荣

编制法

组织

工作需要

官位

分类: 时评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昨天在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现在有些地方乱设机构,乱定级别,领导职数和公务员人数超标,“这两乱两超给买官卖官留下无尽空间。”养官管官成本高,建议制定《编制法》,制止“官满为患”。(见网页:http://news.sina.com.cn/c/2012-03-11/083824095235.shtml

刘锡荣是难得敢于直言审议政府工作的代表,但对官患还是语带保留,只说有些地方。实际上,从中央到地方,大多“官满为患”。过去,政府的部门领导一正两三副,现在多正群副,部门正职,还分设了党组书记,还有几名享受正职级别的副职领导或非领导职务的;副职则成群扎堆,国家发改委副职十多人,许多部的副职也在十名左右,许多地方的副市长副县长副秘书长等,也大多在十名左右。从上到下,一个部门挂一至多个协会,成名退一下的部门领导发挥余热的地方,退而不休,再过过官瘾;更有甚者,提拔后办退休。林林总总的设官提官,不怕没官位,就怕想不到哪里还可设官位,越换届官越多,一届更比一届多。

虽然编制没立法,但党委政府一把手任主任的编委,签发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定,要求各级机构职位要严格按规定定编定职,规定文件经常发。规定只能与时俱进,与领导的意志为规定,该设的机构还得设,该升格的还得升,该配的领导还得配,都是领导重视亲自抓工作需要,所设所升的机构,所任命的官员,都是合乎程序符合规定,如设十多名副市,无不是依法通过人大或人大常委会选举产生的,那是代表人民的意志选出来的,无可非议。政府机关设党组书记、纪检组长、党委书记等多少党职,也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党风廉政建设需要,更是理所当然的。党委各部门设什么机构,配多少领导,都是工作需要的。民众发现成群官员,官多兵少、“官满为患”甚为不解,也是民众不谙官道,如副市长十多名,但有些是兼职、挂职或助理等,应不计入职数,原来领导职数也大有学问,不是民众数得清楚的。

每逢换届,组织部门便提醒干部要遵守纪律服从组织,不要搞跑官要官等非组织活动,经得住组织的考验,我更认为,组织上要经得起法律法规的考验,因为所有的官员任命的最后决定权是组织。然而事实证明,最后还是组织上经不起考验,想方设法为干部搞出很多官位,导致“官满为患”。谁都清楚,决定官员任命的组织,实际上是党委一把手,一把手代表组织,人大会也只能按组织意图定人事,其他的官员更是组织说了算。因此“官满为患”的始作庸者,实为党委一把手。立编制法管住一把手的权力,刘锡荣代表想了好几年不敢或不便说,如今说出来了,难能可贵,但说了也白说,领导破得了规定批发官员,破法律也同法炮制,所以我不看好立法管编制。

刘锡荣代表不便直言现代官场买官卖官事实,说“这两乱两超给买官卖官留下无尽空间”。说官帽全是买卖的,言过其实,但官场风气日下则当是事实。作为一方诸侯的一把手,包括买来的有背景有关系的干部要提拔,那些现实表现较好不提拔也不行,权衡之下还是一起提,满足所有干部的当官意愿,封官许愿皆大欢喜,给他人官也是给自己留好民意,上级考核的民意也只在副手和中层干部。不得不提不能不提的干部确实太多,表现好想进步的干部确实太多,难以割舍,该提还得提。领导定了提官员,组织人事部门只能按领导的意思想办法找位置。选官的方式不变,“官满为患”在所必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