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我们怎么写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习目标设计》摘录

分类: 教育教学类 |
品格是人性、是精神、亦是行为。我们要培养具有自由的灵魂、独立的意志、高远的理想、永恒的信仰的完整的人,在这些精神的引导下,自觉践行“善”。能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是“剩下来的东西”“带得走的东西”和“可再生的东西”。我们常说的立德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需要慢工方能出细活;也是我们常说的润物细无声。人之一字,藏尽树人的奥秘。“人”字一撇一捺,一撇代表品格,一捺代表能力,两者相互扶持,相互支撑,才能形成一个完美的人;能力是一个人的硬实力,品格是一个人的软实力;一个人有多大的能量,能走多远,能成就多大的事业,甚至能拥有多强的幸福感,都取决于他的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
ABCD 目标陈述法是由阿姆斯特朗和塞维吉(Armstrong Savage,1983)提出来的一种教学目标陈述技术。ABCD 法包括在以下四个因素:
A——听众(Audience):指目标所指向的对象;
B——行为(Behavior):指表明学习的具体行为;
C——条件(Conditions):指行为出现的条件;
D——水平(Degree):指可接受的行为水平。
在设计学习目标时,要注意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如:“认出”“说出”“描述”等。另外,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程度,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
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在学习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如果没有学习目标,学习者就如航海时没有灯塔,容易迷失方向。学习目标,是我们学习的指路明灯,引领我们前行。教师从关注教学目标向关注学习目标转变,符合以学生为本位的新理念要求。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学生的学习,重视学习目标的设计,能有效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
路虽远,行之将至。精准把握教育的新航标,让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是我们进一步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