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铁行(随笔)

(2025-03-13 09:25:06)
标签:

原创/随感

分类: 散文

地铁行(随笔)

                                                潘洪科

  2025年2月22日(周六),阴历正月二十五,太原轨道交通地铁1号线:河龙湾-武宿1号2号航站楼,于上午10时30分正式开通初期运营。午后,和家人乘坐首日地铁到孩子单位往返体验,周一孩子上班就不用开车了。

  地铁1号线的建设,前后历经了五年时间;原计划去年底通车,后由于诸方面的原因,推延到了年后。开通当天,西矿街首发河龙湾站公园旁三个进出口人山人海,人们七点多就出来了,等待上午十点半见证这具有历史意义的开通时刻!

  临近十点,再有30分钟,首趟车就要发车,妻子说,咱们也到下边看看,见证一下这热闹的时刻。我们随后下楼,由上边B出口旁向下走去。公园空地上已经人山人海,都拥在三个进出口外等待着卷闸门的打开。由于乘车需在站内购票、安检,距预定时间提前20分钟,就允许进站放行,在卷闸门打开的瞬间,人群就像洪水一样涌了进去。我和妻子在外边走了一圈,看着人们进进出出,待人流稍许少些时,从C出口进至站内一层大厅,了解过情况后,由D出口回到地面。

  午后,孩子说有一个快递,已经到了她单位,周一不开车上班,怕不好拿,又是一个大件。我说,那我们一家下午坐地铁到你单位,顺便探探路,体验一下1号线的感觉。妻子说行。三点钟,我们离家,由B出口进站,乘上首日开通的地铁,感觉人非常多,车厢里达到饱和的状态。人们在车厢里拍照、留念。

  到孩子单位后,取过快递,我们在孩子办公室坐了一会儿,又乘地铁原路返回。返程车上人同样的多,都是体验一号线的人。

  进家后,看到友人范孟师老哥朋友圈发的抖音说:“今天上午10时30分太原地铁1#线正式开通。这里是首发河龙湾站,10时许已人山人海。有红旗招展,没有锣鼓喧天。”又看到戏友协会王小连老师在地铁上拍的照片。

  晚上,看到王小连老师发于朋友圈的文字:“上午和闺蜜,下午和孩她爸体验地铁一号线!”文末还配了一个俏皮的图标。范孟师老哥也在朋友圈写道:“半个小时后才坐上车,人忒多,人挤人进来的!返程也是车厢内人挨人。今天只为体验和熟悉流程,插曲较多,一进去就在支付宝购票成功,却不知,还在到处再购票,后反应过来,才过安检,耽误了20分钟左右。本来要到南站,却到了太原站东广场,还以为是在南站东广场,在此有上上下下的享受。”

  后看到书法家、霍州文联主席闫记红老师写的《太原地铁1号线开通了》的微博:

 

  2月22日上午十点三十分,太原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

    怀着满心的期待与兴奋,我特意从霍州乘动车赶赴太原,只为亲身感受太原地铁所带来的便捷。然而,由于自己的一时大意,竟错过了霍州站九点五十三分发车的那趟动车,无奈之下,只好改签为十点三十九分的车次。幸运的是,这趟车是直达的,仅仅用了52分钟便顺利抵达太原。

    太原南站东广场的地下换乘极为方便,通过支付宝扫码即可,无需另行购票,上下通行也十分顺畅便捷,只需下一层弦梯,便能到达乘车区。不过,乘车区的卫生间设置存在很大的问题,不仅环境欠佳,而且路线绕来绕去,给乘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让人感觉十分不舒服。

    地铁车厢内,老年人特别多。一经打听,原来他们都是出来免费体验地铁1号线的。从南站到太原理工大学站,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仿佛转瞬之间就到达了目的地。

    中午,在老朋友家中用餐,主人很是热情,雅兴的所致,为友人奉书一幅"福生平和"拙作,祝兄长幸福平安,如意吉祥!

    下午前往文联大厦的晋宝斋看书帖。怎奈锁子看门,最终未能如愿。

    晚上,应邀参加了霍州商会的雅聚。李强会长的热情款待实在令人感动不已。最为让人感动的是,霍州商会、霍州年馍、霍宴这些显赫的招牌,无一不是身残志坚的李强会长的心血结晶。

    听说霍州商会即将成立,临行前,我特意带一幅“古霍名郡”书作,聊表敬意。商会一楼的走廊尽是霍州的人文、历史、地方特产等内容的展示和宣传。

此刻,我不禁联想,若是在从前,这里不就是妥妥的霍州会馆吗……

 

第二天,看到官方数据:22日太原地铁1号线开通首日,地铁单日总客运量突破42.7万人次(客流强度0.82),其中太原地铁1号线客运量达23.56万人次。

当天我在微信朋友圈说“孩子周一上班就不用开车了”后,虎林老哥第一个留言:“孩子是最直接的受益者。”王起也跟帖说,“这下孩子上班就省心了!”我回说“是的。”第二天(周日)下午,女儿就又出发了,坐地铁和同学在大南门站换乘2号线到山西剧院看电影去了。

周一早上,孩子七点准时下楼,步行十分钟到地铁口,一进站,车就来了;首站河龙湾上车的不足20人。她发微信说:“车厢空荡荡的。”我回说:想到了呀,这个时间点,人自然不会多的,特别是冬天。孩子回复:老头们都没起来。我说:老太太们也没有起来呀!回复后,我笑了!孩子非常幽默。她是指免费乘车的人群。

过了一会儿,孩子回了一句:他们还没发现,地铁有空调!我说:当然有呀。八点十一分,孩子说:到办公室啦。我说:有点儿早了!明天晚走10分钟。妻子问:中途车上人多吗?孩子回复:一直有空座。妻子说:好。

周二早上,孩子七点十分离家,到站台两分钟,车就来了;下车到办公室,刚好八点半钟。

晚上浏览网页,看到官方发布23日的数据:太原地铁1号线客运量为39.38万人次,客流强度0.75。作为对比,太原地铁1号线开通的前一天2月21日),地铁客运量为15.62万人次,客流强度0.66。客运强度是衡量轨道交通效率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单位里程的平均客流人数,体现了一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繁忙程度和运营效率。

地铁1号线运营,对于经常往来于太原及外地的居民来说,意义重大。地铁1号线连接太原西客站、太原站、太原南站、武宿机场等核心交通枢纽,填补了轨道交通衔接的空白,提升了城际交通的换乘效率。

周日晚上,友人A兄在微信中写道:昨晚趁着有时间,也新奇的体验了一次地铁1号线,从太原南站到大南门,也就不到20分钟的时间。正好是晚上8点多,上车的基本是太原南站动车下车回市区的乘客。这个时候,地铁的优势便显现出来,省钱省时间,也不用担心堵车。太原地铁1号线不仅是交通工程,更是城市发展的战略纽带,通过连接枢纽、激活商业、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太原向现代化综合交通城市转型。

双休日过后,周一的乘客会逐渐趋于正常了……

                                                   2025.2.25 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