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2015-08-20 08:41:00)

珍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参加“全国首届学校生命教育研究高峰论坛”的收获与思考

                           农安教师进修学校  张晓娟

201579,我有幸参加了由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首届学校生命教育研究高峰论坛”。通过聆听来自海峡两岸及内地知名生命教育专家、学者和优秀区域学校代表进行的理论讲座以及经验交流、展示,我对生命及生命教育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珍视生命,用心唤醒生命意识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女士在本次论坛中讲到这样一个案例:美国的银行遭到歹徒抢劫时,所有在场的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全部抱头蹲在地上。这是人的本能,人求生的本能,这是生命意识浓厚的体现。可是我们小时候就知道要学习那些所谓的英雄:为了保护生产队的庄稼宁可牺牲自己生命的“看青人”;为了找回丢失的羊群,晕死在雪地里,后来被截肢的草原小姐妹……现如今我们看多了“人为财亡”的故事后,试问生命和金钱比较究竟哪个重要?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的自杀率已达十万分之二十三,大约相当于美国的两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国内的相关报道中提到,我国15-34岁的青少年人群中,非正常死亡的首位死因就是自杀,而且自杀的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的计划,24.39%的中小学生曾经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这些数据表明我们的生命意识急需唤醒!生命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每个人自然就具备的。如何唤醒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我曾经听过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红楼梦》“黛玉葬花”一部分内容时,这样引导学生:“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短暂易逝又那么美好;美好的“生命”不该零落成泥,不该陷于泥淖……为此林黛玉荷锄葬花,泪洒空枝;花尤如此,何况我们的生命?我认为教育者就应该这样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在各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构成、生命的历程、生命的价值、生命的责任、生命的脆弱以及生命的短暂,使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能促使学生珍视生命,树立生命意识。

生活中,当孩子们面对考试的失败、家长和老师的不理解、不良少年的欺负、与异性交往的矛盾、新环境与新伙伴的适应问题时,常常会不知所措。在种种矛盾未能得到很好解决时,孩子们产生了极大的挫折感,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的人从此会萎靡不振、自暴自弃甚至会最终选择自杀。我们要教育孩子们:既然连死都不怕,为什么就没有勇气去克服困难呢?当面临生与死的选择时,死不仅不会保持体面和尊严,不会有助于解决问题,而且还会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和后果。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个决心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在逆境中一定可以战胜暂时的怯懦和逃避,鼓起生活的勇气。让他懂得生命是这个世上最神圣而宝贵的东西。任何人都不能亵渎,更不能轻易结束!

 

尊重生命,用情培育生命之花

美国人对待杀人犯的态度让我感动。在这次论坛上,我听到这样一个例子:20075月弗吉尼亚校园枪击案中,韩国凶手赵成旭同被射杀的32个无辜生命一起在那片宽阔的绿地上受到祭奠。同学们在他的墓碑上留下自己的纸片“你没能得到必要的帮忙,我们感到非常悲哀,希望你的家人能得到安慰并尽快恢复平静”、“今后如果看到像你一样的孩子,我会对他伸出双手,给予他勇气和力量,让他的人生变得更好。”

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作为一种物种的存在,我们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生活都经历快乐与悲伤,痛苦与绝望,内心都是聪明和愚笨,美好与邪恶,真诚与虚伪,正直与扭曲并存。每个人的内在都有善良、爱、智慧等等,但是这份天性潜藏在生命的深处,有人浑然不知,总需要别人的帮忙确认自己的价值。很多罪犯平常生活中都不是恶魔,但是他们大都内心虚弱,看不到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存在的伟大,自卑自贱,不接纳自己,自然也无法接纳别人。云南大学马加爵认为室友瞧不起他,于是产生报复杀人的念头,残忍地杀害的四名同学;复旦大学林森浩感受同学和他过意不去,用投毒的手段致使黄洋同学死亡。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白自己的人”。

一个做班主任的同仁和我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她们班有一个女学生,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同学反映她经常拿别人的钱物。这位老师经过多方调查核实后,确定了这件事的真实性。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她没有声张,也没有简单地给女学生贴上品行不端的标签,更没有放纵、放任而是耐心调查了解女学生偷东西背后的原因。这个女学生的家境并不困难,偷东西只是想通过这个方式希望得到关注!这位老师不带有任何责备与歧视与这位女同学谈心,生活上总是关心她帮助她,用一颗慈母的心感动了这个孩子,用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

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大爱之心,更要做到尊重学生。我们要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鲜活的生命,有自己的感受与感情,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深巷中扛竹竿——直来直去,而应该尊重孩子善于和孩子进行感情交流。生命教育其实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每个人在灵魂深处都渴望爱、关怀、包容、接纳,渴望与他人深度的情感连接。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与尊重又没有人正确引导就很难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情培育生命花开。

 

敬畏生命,用爱引导生命旅程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何尝不是一场艰难而愉快的旅程!在这次论坛结束后,组委会组织与会人员一起参观了生命科技馆,在那里利用标本、影像及文字等形式展示了人类以及很多生物的生命历程。人类从细胞的结合到母体的孕育再到出生、成长、死亡,这相比一颗种子的生长要复杂而神奇得多。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敬畏父母给予我们的生命?

澳大利亚的一位演说家尼克.胡哲先生,出生便没有四肢,他一生下来就把父母吓坏了。可是,他的父母坚信上帝在儿子身上有特别的计划。尼克.胡哲的成长经历自然可以想象,他被人嘲笑、欺辱……也曾想过自杀,但是后来他想通了,残疾或许是上帝给他的礼物。经过努力他不但学会了一切日常生活必须的技能还学会了游泳、打网球、钓鱼、骑马、打高尔夫等很多运动项目。而且他的学习也特别出色,获得了会计和金融企业双学士学位。19岁时,他便被全世界很多国家邀请,通过演讲激励一些大中小学的学生们,给很多迷茫的人带去希望。2005年获得了澳大利亚“年度青年”荣誉称号,25岁时成为了一个国际公益组织的总裁……尼克.胡哲先生说,他的成功是源于他的信念和家人、朋友还有在生活的道路上遇到的一直鼓励他、爱他的人们。

人生的遭遇难以控制,有些事情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可以阻止的,你能选择的不是放弃而是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生活。

我去长白山旅游时看到有的山全部是光秃秃的石头,没有一点绿色的生命迹象。可是就在失望的瞬间,发现一株碧绿的不知名的植物就在高高的山腰的岩石缝隙中生长着,而且还盛开着美丽的花朵。此时无论谁都会对这小小的植物心生敬畏,这就是生命的力量。一粒小小的种子,或许是风带它来到这里,或许是鸟儿把它衔来……它的头顶有无比坚硬、沉重的石头,在没有一滴水的土壤里它是如何生根、发芽、长大、开花?这就是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庄子曰:“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对于浩瀚的时间长河而言,生命是如此短暂,但人间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如何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教育工作者就是生命教育的实践者,当以身作则,以一个更完整的自我去引领学生珍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述职报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