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美三地电影的同和异
(2008-06-25 22:17:40)
标签:
同和舞蹈老师美国电影阿甘欧洲 |
欧洲是电影的发源地,而且历来是艺术的殿堂,因而欧洲人很注重对于艺术的探索和创新的个性追求,这一艺术追求也深深的烙印在欧洲电影中。欧洲电影感觉上比较舒缓,节奏明快却不急切,故事性也不太强,有着一种淡淡的悠然自得的味道,但是却散发着强烈的个人艺术色彩。没有好莱坞式的俊男靓女,却让你感受到质朴、真诚的电影艺术风格,品尝到浓厚独特、回味无穷的欧洲电影味道。
欧洲电影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深沉内敛的人文情怀,虽然有时候显得有点晦涩艰深,但是却能直达人的内心,直逼人性本能的死角。比如维姆·温得斯的《德州巴黎》,虽然看起来有点荒诞,但是他正正是在这样的荒诞的气氛中揭示出现代社会一个无可避免的社会现实:生活中难以言喻的孤独感以及人与人之间难以跨越的隔膜。影片中主人公一直在逃离现实世界,拒绝与外界沟通,沉寂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流浪、漂泊去寻找的既是象征他父母的爱情,也是他的生命起源的“德州巴黎”。影片的结尾,经过短暂停留的主人公在昏暗的路灯下再次上路,留下给人们的是对于孤独与疏离的思考。而《新天堂乐园》可以说反映了一代人对于电影的集体回忆,天堂电影院是村里人的精神支柱,这里的人热爱电影,电影是他们的生活重心,而且电影院就设置在教堂里面,对于村民来说教堂是他们尊敬的地方,也是他们寻找乐趣的去处,电影与信仰无形中连结了起来。
相对于欧洲电影的值得人去反思的深刻内涵,亚洲的电影就显得比较的细腻、温情,以现实生活中的细节来反映社会问题。如日本影片《谈谈情,跳跳舞》,它通过男主人公瞒着周围的人去学跳舞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内心世界。男主人公生活平稳安定,甚至可以说有点枯燥无趣。直到那个舞蹈老师的出现,他在舞蹈老师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理想,渐渐的对舞蹈老师产生了感情,这种感情是超越了爱情的,再次点燃了他对生活的热情与希望。
亚洲电影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历史的厚重感,历史题材是亚洲电影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通过以历史人物表现国家民族气节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韩国电影《春香传》通过说唱与影片相结合的表现方式集中反映了自由婚姻与封建等级制度、反抗者与压迫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而且以韩国传统说唱戏剧贯穿始终,这成为影片最闪亮的部分之一。
美国电影有三个很主要的特点:商业性和娱乐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技术优势和大片制作。美国电影的商业化、全球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电影无法比拟的。如果说,欧洲电影注重艺术,亚洲电影关注历史,那么美国电影则是刻意的去淡化地方色彩,创造一个符合全世界口味的电影。
《阿甘正传》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少皆宜的电影。阿甘形象的塑造颠覆了正常世界中的英雄形象,一个球星、一个战争英雄、一位大富翁这样的奇迹在阿甘身上不断上演。可以说阿甘是那个时代的化身,摇滚、越战、肯尼迪、尼克松等纷纷登台亮相,而阿甘却总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勇敢地跑下去。跑,是一种状态,代表了一种渴望和追求,也代表了对人生迷茫的不知所措,阿甘的跑贯穿了整部的影片。不同的人对于阿甘的跑会有不同的感受,相同的是从阿甘身上看到的希望与鼓舞。
很多人都说影片开头和结尾出现的飘浮的羽毛代表了我们的人生,我觉得那羽毛更是整部影片甚至于整个美国商业影片简洁、快捷、跳跃的特点的具体表现,自有一种流畅无痕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