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史】 |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tstv/My%20Documents/My%20Pictures/%C3%88%C3%BD%C2%B9%C3%BA%C2%B9%C3%85%C3%95%C2%BD%C2%B3%C2%A1%C3%8C%C3%AC%C3%8B%C2%AE%C2%B9%C3%98.jpg 天水关的名胜古迹
天水关因诸葛亮智收姜维的故事而名扬天下。此地以西曾是秦人的发祥地,为西犬丘的辖地,三国时为历城和西县所在地,唐、宋两朝都在此地设立过天水县,后又升军、设里、立镇,经过了十分错综复杂的历史变迁。由于这里山川相连,粮草丰厚,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天水关一带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现简要介绍如下:
▲铁堂峡 铁堂峡位于天水关北,是一个壁立千仞,险峻奇幽的峡谷,姜维镇守天水关时,曾在此安营扎寨,因此铁堂峡里至今留有门钮沟、躲箭石、姜维堡等三国遗迹。铁堂峡内的铁堂庄据说是姜维的故居。《元一统志》中记载:“姜维铁堂庄在天水县(今天水镇)峡内四山环抱中,有孤冢,相传为维之祖莹。” 《甘肃通志》《方舆胜览》也对铁堂峡均有记载。公元759年,唐代大诗人杜甫途经此地,留有《铁堂峡》纪行诗,从而使这条三国古道再次声名大振。
▲姜维古墓 姜维古墓座落在天水镇东北的黄家坪山顶。姜维自刎后,据传部下把姜维的首级埋在此地。姜维墓直径约十米,此墓在许多文章、对联中经常被提及。天水镇城门曾有一联曰:“铁堂峡古有铁堂庄,伯约生于斯地;天水关今为天水镇,孔明在此驻军。”
▲青龙观 青龙观位于天水关之铁堂峡西出口的山崖上,观后的悬崖上有一石洞,当地人称为蟒洞,据说曾有一条大蟒经常在此出没。青龙观正殿塑有无量祖师像;东殿为三官殿,西殿为三霄殿。青龙观原有黄鹤楼一座,陇上铁汉安维峻曾给青龙观作有一联:“黄鹤楼曾见仙人骑鹤去;青龙观且看山势迓龙来。”
▲槐花寺 槐花寺大约创建于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重修于清朝。槐花寺座北向南,占地有八百多平方米,现存的古建筑有十二间。寺院内的两棵老槐高约二十多米,树围有两米一左右。槐花寺曾有杜甫的铁堂诗碑、姜维投汉碑、减差碑、重修减差碑等,可惜已被损坏或遗失。
▲龙头寺
▲灵源侯高皇庙 灵源侯高皇庙座落于天水关铁堂峡出口之历城山上,临西汉水而崛起,和天水镇隔河相望。高皇庙雕梁画栋的穿廊式小院独具匠心,中轴线上自南迄北依次有垂花门、卷棚式直廊正殿。三座建筑纵向套组一起,使人有深奥幽深之威。庙坪灵源侯庙供奉的高皇爷乃大唐河南节度副使张巡之郎将雷万春也!安史之乱时,曾和张巡、许远、南霁云坚守睢阳城而壮烈殉国。天水县为其立庙敬奉,宋朝时因百姓祈雨灵验而被敕封为灵源侯。灵源侯高皇庙内有八块石碑,这些碑文有的详尽地记述了大旱年间官民取湫水祈雨的情景;有的记述民间讼事,真实地反映了宋、清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地方官情及风土民情,为研究封建社会实况的珍贵资料。
▲武颂扬墓
天水关除了上述名胜古迹外,尚有天水故城、西县、历城、姜维扎营地、姜维躲箭石、铁堂庄、明音寺、铁堂小学、解放军烈士墓等名胜和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