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宜川味道之四:杏茶饭

(2019-01-20 22:31:57)
标签:

舌尖上的记忆

乡情

乡土文化

宜川味道之四:杏茶饭

 地上一片麦黄,树上一片杏黄,割麦累到腰快要折、嗓子快要冒烟时,队长把镰一挥说:割到那棵杏树下,收工,吃杏!男男女女一下子都活了过来,哇地叫成一片。一人两铧,左右开弓,一时间银镰飞舞,嚓嚓嚓一片脆响。

 此时的黄杏儿赛过人心果,解乏又解渴,早到的人猴急爬上树去,但那熟透了的杏儿并不奖赏性急的人,一碰就落。一时间树上树下嬉笑怒骂闹成一片,吃够了,闹够了,草帽壳壳往过一翻,将那杏核拾回去,晒干,便是杏茶饭的主要原料。

 做杏茶饭是一个慢工活,最适合待承回娘家的女儿,尤其那腊月、正月间刚过门的女儿,半年的庄稼日月过去,初为人妻的热凉自知,都急切切地想趁这夏收之后的松闲回一趟娘家。母亲更是心心念念地想着婆家的苦轻苦重,妯娌的眉高眼低,就连那柴火干不干、烟道利不利都想知道个究竟。有眼色的女婿进门后喝一口水,便会扛一把锄头跟着丈人、小舅子去自留地里锄玉米、间谷子。娘母两则往院子里树荫下的石桌旁一坐,拉过盛杏核的筛子,用麻丝盘一个指头粗巴掌大的圈儿,拿一个秤砣,抓一把摁在那圈里,你敲我拣。起起落落间,那家长里短就唠开了。手头的节奏全随情绪的好坏,若是女儿要过宿那更是不急的,砸好的杏仁放在水里泡着,待第二天再去料理也是常有的。

 泡好的杏仁,要去皮、掐尖,然后放到石头蒜钵钵里捣,捣得蒜泥一般,再放到锅里加水去熬。当然,人多量大时也用石碾去压,那是另外的话了。做杏茶饭的功夫全在熬汤,杏仁与水的比例要适当,文火慢煮,扬汤去沫。一般得一两个小时,直到熬得那汤雪白,没有了沫儿,那苦味也就熬没了。草木百姓的一道粗茶淡饭,却满含着哲理,母亲的一招一式像是给女儿宣示着苦尽甘来的道理,许多不便明言的话在那一道道工序中得到了诠释。

 熬好了汤,讲究的人家还要用罗子过一下,篦去杏仁渣子,下面时在硷畔上掐两朵鲜黄的南瓜花放进去,出锅时再在墙头上捋一把山葱花,烧一勺麻油刺啦一浇,那香味悠地一下就飘了满窑。这杏茶饭的香朴素自然,却又沉郁绵厚,是一种能生根开花的木木的香。细心的女婿端起那一碗杏茶饭,瞟一眼丈母娘和媳妇,就知道自己在她们心里的斤两了。也许只有此时此刻他才感到,虽然已与这家人联姻,但那心里的疏与隔是在这一刻才被这一碗温朴的杏茶饭融通了,便会三下两下将碗里的饭扒完,由理八分亮亮地唤一声:妈!再给我盛一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