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度研究萧红 心灵流浪的孩子】

(2011-03-16 08:09:19)
标签:

深度研究萧红

心灵流浪的孩子

父亲

继父

文化

分类: 05萧红文化--呼兰情怀洛神之缘

【深度研究萧红 心灵流浪的孩子】

文:紫华

    也许每一个学说还是研究,都需要时间来细心和深入。不是没有更好的结局只是还没有到达时间的尺度。萧红于我,已经走过几个春秋。萧红的人生,其实我更愿意相信也更贴近另外一个版本。那就是,她是母亲由别的家庭带入了张家的继女。父亲张庭举是她的继父。而乡里人的真实的说法,是她的母亲是张家一个佃户的妻子,由于和张庭举有了关系,而谋害了亲夫,萧红的亲生父亲。嫁给了张庭举。萧红,从小就是一个没有家庭的流浪儿。母亲还在的时候,还有些温暖。母亲去了,她就成了没有家的孩子。因为这里不是她的家。父亲不是亲生父亲。有学者研究,说询问了她的二姨什么的考证了张庭举是她的亲生父亲。细想想,哪个姐妹和家族会把自己的姐姐谋害亲夫,而嫁给有钱财的男人说出去,作为历史的记载。除非那是傻子。中国的家族观念几千年的根深蒂固,家丑不外扬。学者是不都犯了糊涂病,谁家的这样的丑闻亲姐妹会告诉研究者,让自己姐姐的丑闻永世传送。只能用善意的谎言来遮蔽事实。

 

    学者的亲自考证是多么的荒唐和可笑。这样的考证,还不如问外人更可信。而且呼兰那里的乡人都这样说张家这个故事。这说明这才是事情的真相。无风不起浪,无风树不响。没有的事情怎么可能家喻户晓的一代代讲着。想想这个结论对于可怜的萧红是更加的残忍。真的更心疼了起来。觉得不忍心下这个结论。但是这一定是真实的。这个假想可能颠覆了这许多年的学术研究的定论。并且一直以来,所有学者都愿意沿着这个方向写着传记和做着学说。在萧军的记忆里,萧红曾经说过他的父亲不是亲生的父亲。甚至还有不好的迹象。而且她的亲弟弟张秀科也曾经怀疑父亲不是亲生的父亲,许多年之后,经亲人们的诉说他否定了这个说法。承认张庭举是自己的父亲。细想想,谁家孩子会怀疑自己不是自己亲人的孩子。这一定是事出有因。难道萧红和弟弟的说法却值得怀疑,而她二姨的才可以相信。这个定论是多么的错误。当事者的话才可以确信。

 

    读萧红《家族以外的人》,忽然对萧红更加的疼爱起来。萧红,从小就是个没有家的孩子。她的故事里。是对有二伯的哀叹,其实更是对自己的哀叹。她偷了馒头还是鸡蛋给别的伙伴吃,被母亲知道了就打她。她跑呀,跑到树梢上。母亲够不到她,就用火叉子叉她。她的胳臂就被叉出血了。亲生母亲不会这样的打孩子的。谁家孩子都有拿东西给小伙伴吃的经历。有的孩子大度些,就拿的次数多些。在我的记忆里,童年的伙伴还是同学都拿吃的大伙享受。这算不得什么。没有必要挨打。还要被打到树梢上去。不敢回家,不给饭吃。黑天了,顺着有二伯的厢房墙根底下溜回来,看到母亲就有折回头。在有二伯那里讨半截有二伯烤的糊苞米。有二伯也没有吃饭。有二伯说,我是家外的人,没有吃饭。你是家里人,为什么没有饭吃。这样的问话很多回很多回。原来萧红想要表达的是,她和有二伯都是家族以外的人。还有萧红的家谱上,为什么就唯独没有萧红。她本来就不是张家的人。怎么会有她的名字那?对于她的亲弟弟有名在上面。或者说是后来母亲和张庭举所生。也可以说因为中国千年的男尊女卑的观念造成的这样的结果。即使是带来的孩子,是男孩也要被收进家族。何况萧红的离经叛道那?当然不会有她。

 

    原来萧红,从童年心灵就在流浪。被继母打,打到树梢上。又跳到墙头上。墙外的人说,你这孩子上的高。都上龙王庙的旗杆上去了。一个被继母打到龙王庙的旗杆上的孩子,一个晚上不敢回家的孩子,一个回家也不给饭吃的孩子。她的心灵从此时就开始了流浪。她的命运就和有二伯一样开始了流浪而被轻视的人生历程。她的叛逆和流浪的精神是从小就扎根发芽的。流浪的种子就已经培植好了。到了上学。因为她的继母在她的心里和她的父亲一样的让她害怕和反感。所以她们的话和决定她骨子里都是要反抗的。当然一个不爱自己的父母亲,所有的决定也绝不会站在有利于萧红的立场上出发,只能站在有利于他们的立场上出发。这就是萧红为什么要反抗的根本原因。萧红,其实一直都是在别人的屋檐下生存的人。心灵都是流浪者。从很小很小就开始了。萧红的流浪不是在离开家门,逃婚求学开始的。而是从幼年母亲的大火叉子下就开始流浪了。挨打,饿饭,黑天不敢回家。一个小女孩,象卖火柴的小女儿一样,没有家的温暖。家的富足温暖不属于她,那不是她的家。萧红,一个心灵流浪的孩子。从懂事就开始了流浪的旅程,一直到香港才落幕收场了。

 

   

    我把萧红的流浪生活一下倒退到了生命的幼年,而不是在逃婚后的时候才开始了。只是那时有一个屋檐可以避雨。可以有碗饭吃。那得看父亲继母的脸色,得受着挨火叉子和棍棒的考验,才可以吃上饭。所以出走对于萧红来说必然的。我觉得我更支持她出走。她的出走不是娜拉,而是追求生命的尊重和自己的尊严。还有后来,她的父亲和大伯父,竟然要把她活埋了。这样对于生命的轻视,不是婚姻的枷锁,而是生命自由和尊严的践踏。

 

    萧红,是个心灵流浪的孩子,从懂事起精神就已经离开家门。是个追求生命尊严和人的尊严的女孩,不仅仅是感情和婚姻的叛逃者。这样理解她的人生才符合她的命运。她不是大家族的逃婚者,是人的个体生命的尊严捍卫者。所以她才写出了生命的歌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