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了腊月就大年---腊月民俗浅谈

(2010-02-10 15:29:17)
标签:

过年

风俗

祝福

文化

分类: 02紫华散文-红尘烟雨

到了腊月就大年---腊月民俗浅谈

//紫华

一年就在春夏秋冬的轮回里悄悄的远去。可是人们总要有些纪念和总结。庆祝自己又走过了一年。怎样庆祝那,这自然有些快乐的做法,喜庆的方式。这就形成了不同的民俗。到了腊月这民俗就一个个来了。闻一闻都浓浓的香。红红的喜气,看一下吧。腊月都有哪些民俗那?

所谓,本为岁终的祭名。汉应劭风俗通义》谓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这里所说的,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动,所以说腊月是个祭祀之月

第一个节日那算过腊八了。腊八就就是预示着走进大年的门槛了。

首先是腊八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 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腊八蒜:

腊八蒜是在腊八那天用剥好的红皮独头蒜用糖和醋以及一些调料腌制很好。密封好在过年那天开启用来吃饺子用的。是去病灾的,吉祥的象征。有的人家有吃素的习惯,只吃素陷的,是对观音和佛的敬仰。而有的家族喜欢吃牛肉羊肉陷的饺子,预示牛气和喜洋洋。

 

腊八蒜苗:

这也是在腊八那天用蒜瓣用高粱秆的皮还是玉米秸秆的皮穿成一个圈子,放在一个放好水的大盘子里。水不要没过蒜瓣的一少半。也可以把蒜瓣圈子放在一个挖空的大红萝卜的绿色大碗里。然后挂在窗子前,晒着太阳,屋里还暖和。上面蒜苗绿色生机,下面萝卜生长开花。到清明那天才就哟哦那个这蒜苗蒸鸡蛋羹吃了。萝卜那时也开花了。美和香同行。

 

祭灶: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呀。这就真的走向大年了。小年是送灶王爷上天报平安的节日。把旧的灶王爷画像烧了换上新的。因为灶王爷前的对联写的好。“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

一家之主上天去说这个家庭的好做法还是一些生活了。上天会给予怎样的评价那,着就看这个一家之主的报告了。所以要跪拜,打扫,清洗呀。一些仪式的。

腊月二十三 农历腊月二十三为辞灶日,也叫迎春日。我国民间旧时迷信者称为祭灶节。后来,人们越来越不相信迷信,把腊月二十三日至除夕这段时间称为迎春日,有的也叫扫尘日

      
灶就是灶君,也称灶神灶王。人们把它供奉于灶头,认为灶君掌管一家祸福。据古籍《礼记·记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郢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形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

      
送灶王上天,叫祭灶,也叫送灶。家家将厨房灶王神像取下烧之,意为送灶神。祝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http://hiphotos.baidu.com/zh5251/pic/item/82c3af189c6e840834fa415f.jpg 
灶王爷


今年的元月30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又称过小年,是开始为过大年(三十)而紧张准备的日子;民间从这一天起,似乎每天都有具体的活动,一直到除夕止。
 

祭灶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扫尘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大年:

大年最热闹了。就不必说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俗。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枕边书赠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