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马伶那样苦练基本功
“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这句谚语出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现在小学课本里《李白的故事》就是根据这篇文章改编的。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只要有决心,功夫下到了,多么难办的事,难学的技艺也能获得成功。李白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其实,不光磨针、学艺如此,干什么都是这样。近读《马伶传》,对此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马伶传》是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侯方域写的一篇人物传记。作者借《马伶传》含沙射影,婉转地讥讽了当朝权奸。马伶为了演好臭名昭著的奸相严嵩,由观察、模仿当朝宰相顾秉谦而一举成功。含蓄地告诉人们严、顾二人是一丘之貉,从而对魏忠贤的党徒顾秉谦进行了直言讨伐。
这篇传记抓住两次演出同一出戏的演艺差距来写的。演员马伶、李伶分属两个剧团,他们在一次对台演出《鸣凤记》时,马伶所在的剧团在东边,李伶的剧团在西边。她俩同时扮演奸相严嵩,由于李伶演的惟妙惟肖,“坐客乃西顾而叹,大命呼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被观众冷落的马伶只好退出演出,千里迢迢跑到京师,设法在当朝奸相顾秉谦的门下做了一名门卒。平时认真观察顾的一举一动,并暗中模仿,三年归来,又一次与李伶同场对演《鸣凤记》,马伶的演出赢得了阵阵掌声。李伶的台下观众寥落,李伶自愧不如,“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侯方域为此感叹道:“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言下之意是说:“怪呀!马伶自己找到了老师……她的志向如此,她演技的精妙还用问吗?”马伶学艺成功说明了:只要持之以恒,精益求精,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够有所成就。同时还说明了艺术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深入生活,源于细心地观察体验与实践。
我们平时学习、做事、学艺,如果都能下马伶那样的功夫,像马伶那样执着,那么世界上就没有学不会的技艺,做不好的事情。联想到自己平时在生活,有时候畏难怕苦,缺乏进取精神,错过了多少机遇。现在想起来后悔莫及,实在可惜。今后,一定要向马伶学习,黾勉读书,刻苦用功,脚踏实地,做好工作。从而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原载2012年11月25日《运城教科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