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物分析:《大宅门》——白景琦

(2007-03-16 20:31:37)

人物分析:《大宅门》——白景琦        导师:秦建伟

姓名:李月军

班级:2005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二班

分析:

“ 我,白景琦,生于光绪六年,自幼顽劣,不服管教,闹私塾,打兄弟,毁老师,无恶不作。长大成人更肆无忌惮,与仇家女私定终身,杀德国兵,交日本朋友,终被慈母赶出家门;从此闯荡江湖,独创家业。一泡屎骗了两千两银子,收了沿河二十八坊,独创‘胧胶’、‘保生’、‘九宝’、‘七秀’三十二张秘方,济世救民,兴家旺祖;为九红,我坐过督军的大牢,为槐花,坐过民国的监狱,为香秀,得罪过全家老少,越不叫我干什么,我偏要干什么,除了我妈,我没想谁低过头,没响谁弯过腰!如今,日本鬼子打到咱们家门口,逼死了三老太爷,我立誓,宁死不当亡国奴!……”

这是电视剧《大宅门》第一部大结局中白景琦一段独白,日本人打进了北京城,百草厅作为百年来全国药行的奎领在全国内是很有影响力的,日本人想利用以白景琦作为北平药行行会会长的名义在城内兴风作浪,肆意欺诈人民。作为白景琦本人,虽谈不上是强烈的民族主义者,但也决不会做出这种出卖民族大义的事情来,三老太爷的死阻挡不了侵略者罪恶的脚步,犹如火上加柴反而助长了他们燃烧的欲望。

这是一张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宣战书,也是在日本人强强逼迫下的一次无奈之举,民族大义轩然纸上,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白景琦一生的经历,性格,成绩,立场,在遗嘱上表现得很清楚。白景琦是二零零一年中国文化界的一大奇观,《大宅门》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是描写了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史,他更向我们贡献了一个全新、奇特、既反叛有阳刚的人物。

白景琦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一生要反叛这个社会。他出生的时候不想芸芸众生一样号啕大哭而是笑,而且怎么打就是不哭,只是笑,一出生就吓坏了全祖老少。跟《红楼梦》里贾宝玉一样,都是叛逆的形象,不过一个柔弱,弱不禁风,一个阳刚,敢作敢为,一个压气、压抑,一个舒展、大方,都是有着不少缺点的好人,不折不扣的时代的叛逆者。

他从小顽劣,但却绝顶聪明,打跑过不少教书先生,打兄弟,甚至敢和他无恶不作的三叔动刀子。成年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他杀洋人,交日本朋友。一生中有四个女人,有三个是自作主张,第一次和黄春,有违“父母之名,媒约之言”,更没想到娶的是仇家女儿,两犯大忌,母亲一怒之下将其赶出家门。他在济南与名妓杨九红一见钟情,不惜得罪官府,为其坐牢,恨的母亲临死不认儿媳,狗尚能戴孝,而她却不能。都六十岁了,要娶个抱狗丫头当正房太太,此时他的儿子都比香秀大了,按辈份香秀应叫景琦爷爷的,况有尤辱门风,整个家族都联合起来反抗他,他竟然拔出钢刀威胁所有反对他的家人。三次婚姻,每次可谓惊世骇俗惊天动地。

一个饱满的人物形象是正面和他的反面都具备的,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才会鲜活、才能站立。白景琦性格的坦荡、豪放、粗野、放荡不羁与一般的大宅门子弟应有的知书达理、温文尔雅、温良恭俭让,形成鲜明的对比。跟贾宝玉一样,他反叛的对象都是道德秩序、道德规范,从头至尾不是在批判,而是肯定,一种冲破世俗、逃出牢笼、挣脱枷锁、砸碎旧世界的思想自始而终。尽管没有对旧社会的丑恶没有那么多白描,尽管没有对白景琦没有太多的赞许,作者对旧社会的批判恰如其分,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把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生动逼人。

白景琦出生于腐败、落后、混乱的清朝末年,一直到“七七事变”日本侵略中国,这一段历史是中国最为动乱的时期,这段时间曾出现过中国历史上“短暂的春天”,中国民族经济缓慢发展,百草厅的兴盛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命运必定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就像枯树上的一片坠叶,在时代的北风里摇摇欲坠。白景琦以及中国大众的命运在这个浪潮里更是岌岌可危,是根本没有保障的。

陈杰在《大染坊》里说得好:国家,是人生活动的平台,当这个平台倒塌的时候,所有的一切如流星逝去。能力、热血、才华、激情,也仅是垂死者那惨白的面孔上,一缕灿烂的笑容。

即使白景琦叛逆,但在于民族大义上,他仍然有着自己的立场“誓死不当亡国奴”,不向侵略者趋炎附势出卖自己的人格,这是肯定的。

相对社会,大宅门不过是沧海一粟,作者通过一个小小的视点来窥察当时的中国社会,通过对白景琦这个形象地塑造褒扬了人们反叛旧社会、反叛传统秩序、传统的道德观念的事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