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东莞(一)
(2009-05-20 02:45:46)
标签:
东莞民工教育 |
第一日,找工
由东莞南站开往长安车站的公共汽车像只笨拙的乌龟,一路不疾不徐、走走停停。车窗外,厚街、虎门依次掠过,终点依然在下一站。
四处可见闲置厂房招租的广告。前几天凤凰中文台的节目里还说,这场金融风暴给东莞的包租公们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工厂生意的清淡让本地的劳务行情也受到牵连。不过,奔赴这里的民工依然源源不断。路过厚街车站的时候,我看到路边坐着一堆刚下车的年轻人,他们随身带着从千里之外挑来的被褥和面盆。尽管不知道他们的家乡在哪里,但谁都知道他们会到哪儿去。
此刻,我的衣装和他们别无二致,心情也和他们完全一样——企盼着能尽快在依然生存的成千上万家工厂间,找到一份工作。
出发前,我特意到天河岗顶的小商品市场逛了一圈,用不到一百块钱重新“包装”了自己。二十元的牛仔裤厚实到密不透风……T恤的面料是某种化纤成分,出汗的时候有种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在日后的几天里从未消散过。因为来不及换隐形眼镜,当我来到长安镇上最大的劳务中心之一——汇安人力市场的普工安置点时,那位年轻的“职业顾问”很怀疑面前貌似斯文的四眼男是否扛得住第一线的劳动强度,所谓普工,就是工厂流水线上最低级的工人,是民工相对容易找到却也最不甘心做的一个工种,应聘的多是20岁上下,缺乏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她建议我试试其他的工作,我很无奈地表示,除了身份证,我的所有其他证件都被盗了,没有任何一家正规企业会聘用来历不明的人员做稍微重要的岗位。
事实确实如此,人力市场里摆了两列劳务信息公告栏,这上面稍有些技术含量的工种都要求有形形色色的证书或熟练经验,后面这一项更别想在面试时蒙混过关。最高效的求职方法就是请“职业顾问”参谋一番。她的桌上摆了一叠“知名企业”招聘普工的宣传单张,上面无一例外地印有雄伟的厂房建筑和诱人的介绍文字。在一次性支付了260元介绍费后,她很体贴地推荐了一家叫“某泰”(此处隐去一字)的大公司给我。
顾问小姐说只要是汇安推荐的人,可以包进这个厂,市场外的黑掮客拉人时也是这么承诺的。有经验的求职者一般靠亲友介绍入厂,还有一些人为了不被中介盘剥,直接到各家工厂的门口等机会。我上网搜过汇安的口碑,因此没有多犹豫。
这家公司是港资新厂,在工人中,港资厂要比台资厂更受欢迎,因为后者的待遇不但差些,管理也要严苛得多。某泰的厂址就在夏岗村的振安科技园,这次要招收一批做印刷的普工,男的也行,没有经验也行,而且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就可以入职。待遇和福利也被顾问小姐描述得很令人放心。不过她也再次提醒我,普工毕竟是很辛苦的一线工种,告诫我第二天去工厂里面试时,要摘掉这副不和谐的眼镜。
在人力市场斜对面,我找了间出租屋安顿下来。出租屋在此地比比皆是,条件大多简陋,有些工人不愿住集体宿舍,会合租一种月租在200—300之间的单间。好一些的“豪华房”多属于小旅馆性质,配有电视、空调和蚊子,带独立卫生间,价格在每晚50—60元之间。我叮嘱老板第二天一定要按时叫醒我——好在除了早起有些困难,我的作息习惯还算符合新工作的节奏。
我在QQ上认识的一个外来工的签名是:“白天求生存,晚上谋发展”。这座城市如巨大舞台。每逢夜晚幕布便徐徐撩起。灯火照耀处,是梦想起点,也可能是欲望墓园。所谓希望,好似魅影一般,飘荡在长安镇夜空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