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又要去某局,代表捐赠人和那里的官员签协议。
顺利的话,荞田的综合楼年内就会建起。只是那时,我不知会在哪里了。
C和我都明白,在目前的体制与环境下,所谓协议往往只有象征性约束作用。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坚持要签。我们就是要一个白纸黑字的承诺!
有善心和理想的人很多,但是在遭受冷遇后仍能坚持信念的人却极少。C是其中一个,可是我不敢想象,换了别的捐赠人,会不会拂袖而去。
有朋友说,他们被忽悠怕了,你们只有先展现诚意,才能消除误会。
其实这是个有些幽默的逻辑。
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冷幽默比比皆是。
我不是小雷,他有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的勇气,我却已经养成修补窗户纸的职业习惯。可有些感受,还是不得不说:
1、教育不公,是天下最大的不公。
2、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固然有经济的原因,但更多是制度与观念的荼毒。
3、教材改革的操盘手应到偏远山区支教两年。你们的大作根本不适合这里,至少编个农村版供落后地区选用吧。
4、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入更多公民教育的内容,落后山区可以试行九年半义务教育,多出半年,给多数无法升学的孩子进行职业教育与心理辅导。等他们进城务工后,已经晚了。
5、要用做生意的态度做公益,越是落后的地区,博弈的成本可能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