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荞田完小是最困难的学校吗?
答:肯定不是,在中国、在四川、在叙永,都能找到比荞田更困难的学校、更贫困的学生。“最困难”无非是旁观者眼中的对比概念。对身处逆境与弱势的个体而言,这样的比较本身就很残酷。有朋友发来短信质问,为什么荞田有3层高的教学楼,你还要如此吆喝哭穷?我只能回答:只要有一个孩子因为贫穷上不起学,我们就应该去做点什么。何况在这所国家级贫困县的山村小学,还有近半学生家境拮据,正在承受不同程度的经济压力。这座教学楼是本村最“华丽”、最“现代”的建筑,镜头几米外,就是屋顶、墙壁变形的教师宿舍,和24个孩子共挤一间的罐头宿舍。
问:救助一两个学生,改变不了什么根本问题,何况这本来是政府的任务。
答:我不想问这位朋友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置身此地,个人感受是“帮一个是一个”。批评“老大哥”也许能让我们爽,或许还能为孩子争取更美好的“明天”,但并不会让孩子的“今天”吃饱饭,有学上!我们不想,也没有能力代替上帝和政府,只求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当下的问题。
问:你们需要什么?
答:钱是万金油,当然很重要。图书、教学用品、文体器材、适合学生的生活用品……甚至节能灯、发电机都是我们急需的。如果都没有,就给我们建议、意见或者批评吧。
问:如何让我信任你们?
答:我们努力实现用款、用物的“公开”、“公平”。为了预防各位担心的问题,我们会做到资金共同管理、去向集体决策、流程公开透明。我们会尽量征询捐助人的使用意愿,不擅用,更不挪用。
问:捐赠超出你们的实际需求怎么办?
答:佘校有三大愿望:一是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失学,二是让所有孩子有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三是让图纸上的新教学楼早日动工(现在已经不够用了)。坦白说,能实现前两个愿望就苍天有眼了。假如真能有结余,我个人的最大愿望是修路——把学校通往山下的5公里“非人山路”变成任何形式的公路——姑且痴人说梦一回吧。
问:你为什么支教?为什么写Blog?
前一篇:本周回顾
后一篇:荞田完小教学急需用品